暖心飯卡
近日,南京理工大學悄悄地為在校貧困生充值飯卡的消息衝上熱搜。消息之所以引起關注,是因為與沿用已久的“申請——證明——核查——公示——發放”的高校貧困生援助流程不同,而是由南理工教育發展基金會下設的“暖心飯卡”項目人士利用大技術,根據學生在大學食堂消費進行有效篩選,並由學工人員對受助學生資訊進行核對,從而實現資助對象的精準識別。受助者無需申請,無須證明,無須審核,更不會公示,就能悄無聲息地被充值飯卡。
與傳統慈善比,現代慈善更強調維護受助者尊嚴,使受助者體面地接受援助。然而,若要援助公平,就少不了核查、監督與公開。於是,如何平衡維護受助者尊嚴與利用公開與監督杜絕援助濫用,就成為現代慈善的兩難問題。而“暖心飯卡”的實踐,某種程度上為破解兩難作出了探索。
利用現代大技術,將在大學食堂刷卡就餐每月超過六十次,且消費不高於七百五十元者篩選出來,作為援助對象,以消費金額與資助限額之間的差額為援助金額,直接注入學生飯卡。過程中,精準識別援助者是關鍵環節,而大技術作為輔助性工具,實現了科技賦能慈善的效果。同時,相對傳統的受助者識別過程,數字技術使識別更加簡便易行。更重要的是,儘管減省了證明核查與結果公示階段,卻較之於人工審核,其精準度並未減損,反而,確認的受助對象更加令人信服,因為實際消費數據未受人為干擾,不可能作假。當然,過程中,並非沒有公示,只是不公佈具體受助者名單,而公佈的是遴選依據與標準,具體遴選則交給大數據技術。因此,反而能夠取得學生的普遍信任。
可見,大數據技術的引入,既提高了援助效率,又維護了援助公平,還照顧了受助者的體面與尊嚴,一舉數得。
可以說,技術賦能是慈善創新的生命所在。
婁勝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