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與外向
早前在社交網站看人爭論歌手林家謙是“I”還是扮“I”?異常熱鬧。風靡一代人的MBTI十六型人格測試,令Z世代稱呼自己或別人時,都以“I”(內向)或“E”(外向)作認同或標籤。有人認為林家謙舞台上很有表演慾,平日扮I是形象塑造,另一方則反駁I人也可有表演慾,舞台與生活不應混為一談。
這個討論或可延伸到戲劇表演上。透過劇場表演的我,到底跟生活中的我有多少相同或相異?巴西戲劇家Boal認為“戲劇是革命的預演”,當然我們也可以柔性點說“劇場是生活的預演”,“預演”有一種安全性,都只是“排練”、“嘗試”,在真實行動前,在劇場中試着行動。所以I人在舞台上很有表演慾,也許是找到個相對安全的距離,在這個“中間地帶”呈現所思所感,甚至嘗試行動。例如夢劇社《EYES ON meOW》以抑壓、認同為起點,讓青少年演員在劇場中直陳夢想或思考,這些在日常未必可以或未能輕易說出、行動的事兒。又例如足跡《特種兵攻略》中,用上更多劇場手段、戲劇情景,如在地板上貼膠紙,呈現女生每天從珠海來澳門上學的出行路線,或者用教授做蛋糕來比喻自己對澳門的想法等。
“劇場”的弔詭常常是既要在內容上貼近生活,但又要在美學上製造距離。而在這些一般會被稱為“真誠”的自我表述式演出中,我還是會常常回想Boal“預演”的說法,雖然劇場製造了一種相對“安全的距離”,然而對Boal來說,“想像”與“行動”不能滿足於這個“中間地帶”之中。我們不要忘記,“預演”的目的,其實是最終的實踐,在劇場勇敢地表達了,罵過、哭過,然後呢?你會在真實中如何表演你自己?觀眾感到的“真誠”,如何在真正的生活中實踐?
(二之二)
踱 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