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妨共享
去山東濟寧,當地人士介紹濟寧是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里,因為在濟寧微山縣馬坡鄉有梁祝墓,而出土的墓碑記載,祝英台家居濟寧九曲村。現曲阜孔廟存有“梁祝讀書處”,嶧山上有“梁祝讀書洞”、“梁祝祠”等遺址,並稱濟寧作為梁祝故里得到了明朝官方確認。
過了一些時候,前往杭州西湖遊覽,路過長橋時,導遊介紹“長橋不長情思長”,因為當年梁山伯與祝英台在杭州西湖萬松書院求學三年朝夕相處,卻不知英台女兒身,待英台返家時,梁山伯在長橋送別英台,送來送去,遂有“十八相送”。祝英台是紹興上虞祝家莊人,而梁山伯則為寧波海曙書生。
那麼,梁山伯與祝英台究竟是何方人氏?上網一查,原來全國的“梁祝故里”起碼有六地之多,且各地在爭做梁祝故里過程中,以梁祝墓園、史籍、書院、節日等佐證,還請出歷史學家進行歷史考證。
無獨有偶,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流傳久遠,也是中國情人節由來。而牛郎織女“故里”同樣眾說紛紜、撲朔迷離。每年的七夕節,全國起碼有九地同時舉辦紀念牛郎織女民俗文化活動。其中,山西和順號稱“牛郎織女文化之鄉”;河北邢台則是“七夕愛情文化之鄉”;山東沂源有“牛郎織女傳說之鄉”稱號。那麼,到底何地才是牛郎織女真正的“故里”?不同地方同樣是以廟、洞、山、村等地名或景物名等文化遺跡相佐證,甚至還出資聘請專家學者,組織編寫叢書,進行全面考證。
實際上,無論是梁祝故事,還是牛郎織女故事,以及孟姜女哭長城、白蛇傳,都是民間文化傳說,即使是建立在一定史實基礎之上,卻並非真實歷史人物事蹟。
故而,完全沒有必要考證其歷史真偽,即使考證,也是枉然,因為原本即非歷史。在山海關豎立“孟姜女哭倒長城處”石碑,難免引為人間笑談。
既是民間傳說,何須歷史考證?各地不妨共享,而非獨享。
婁勝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