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存“骨”本 預防骨質疏鬆
一般來說,人體骨骼會於童年及青春期迅速增長,大約在三十多歲時達到頂峰,並於青壯年期間維持在高水平。其後,隨着年齡增長,骨質會按年逐漸減少,特別停經後的女性,由於女性荷爾蒙的減少,骨質流失的速度會加快。當骨質流失過多時,原本緻密的骨骼會出現許多孔隙,形成疏鬆的現象,稱之為“骨質疏鬆”。
但骨質疏鬆總是無聲無息的出現,早期並無明顯症狀,也不會引起身體不適。隨着年齡增長,外觀體格上可能會出現變化,例如變矮、駝背等,但一般都難以察覺。由於結構的改變,骨骼變得單薄脆弱,嚴重者,可能咳嗽或打個“乞嗤”、輕微碰撞、用力過猛或是意外跌倒,都可能造成不同類型的骨折,大大影響生活品質。
既然骨質流失是無可避免,及早預防和治療就顯得格外重要。有研究指出,年輕時期若能多增加百分之十的骨骼密度,能有效延緩骨質疏鬆發生十三年。換言之,若能在年輕時期多存“骨”本,就能有助減慢骨質流失,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
提升骨骼健康防治骨質疏鬆方法:
飲食調節—— 健康的骨質增長需要攝取足夠的鈣質、維生素D和蛋白質。所以在日常飲食方面可多選擇奶類、海產類、豆品類、蔬菜類、果仁類等食品,減少進食高鹽分食物,以減少鈣質流失。
磁療——通過利用磁場改變組織極性,細胞電位,刺激骨細胞生長和分化,促進骨組織的合成和修復,從而增加骨質提升骨密度。此外亦能改善循環,消炎消腫及影響神經細胞電位和神經遞質的釋放,以減輕疼痛和改善神經功能。
運動療法——人體的骨骼會因為受到外部的壓力而產生適應性的變化,因此負重運動訓練,除了能增加肌肉力量外,給予特定骨骼適量的負載,能使骨骼慢慢變得強壯。但若已檢測有嚴重骨質疏鬆或潛在骨折高風險患者,應避免選擇高強度高衝擊的負重運動(例如:跳躍運動、跑步運動、含身體對抗的球類運動等)。而適量的有氧運動(例如:游泳、散步)和平衡訓練,不但可以改善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還能預防跌倒,減少骨折的發生。
骨質疏鬆並不可怕,及早建立健康良好的骨質儲備,就能減低出現的機會,即使發生,亦能透過健康的生活模式,多做運動,必要時治療的介入,可減低骨質疏鬆所帶來的影響。
鏡湖醫院康復科
物理治療師
何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