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學生的性別平等教育
上一期談到,筆者最近參與一些學校舉辦的學生學習成果匯報中,體現出教育公平的實踐。這一類活動,因為重視和強調學生的參與,能為學生創造他們的舞台/平台,增強學生的信心,也可能會成為他們在學習生活中一種很珍貴的經驗和美好的回憶。
然而,筆者在參與了幾場活動後,發現某些活動性別刻板化的情況仍然存在。譬如說,中國舞蹈基本都是女生,話劇組同樣以女生人數居多,偶爾有一兩個男生已經是不錯的情況了。至於過去一些常被認為是男子喜歡的舞獅、功夫項目,這幾年來也陸續有女生參與,可見是慢慢打破了一些性別意識的局限。猶記得早幾年前的表演,男女性別活動被標籤化的情況簡直是壁壘分明,如同日本的紅白大賽一樣,男有男的表演,女有女的表演。
當時筆者跟學校反映,這樣可能會強化原來的性別刻板印象,對學生帶來了不公平,同時還可能會剝奪學生發展和探索的機會呢!但在那時,也有教師跟筆者說,男孩子比較頑皮和不專注,很多教師都不願意教,因為既要管理秩序,而且成效很可能沒那麼明顯。這個說法看似很合理,就等同於會有教武術的教練說女孩子體力不夠、比較柔弱,不太適合習武一樣,但大家能想像到這樣下去的結果會如何嗎?男孩子因為長期被視為專注力不足,且缺少學習改善機會,於是專注力不足的情況也不會得到改善,並且很可能會影響到其他方面的學習。至於女生嘛,因為缺少鍛煉身體的機會,且被視為柔弱,所以慢慢變成了“受保護”的人。其實,女生都可以有自我保護的能力,不是嗎?當然,教師們所談到的“成效”也可能是一種壓力,不得不正視。然而,只要學校匯報的目標明確,以鼓勵學生學習、積極參與為首要目的,且可以成為家長了解學生校內生活的一個報告,又沒有甚麼對“最優秀”、“最精彩”的排名壓力,相信也能鼓勵教師們願意接納更多真正需要學習的學生!
促進性別公平對於教育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需要去思考,會否因為性別不公平,而沒有讓學生獲得應有的發展和學習機會呢?例如,以往有學生因為頑皮而被調離課室,這個做法很可能已經剝奪了該學生的學習權了(除非教師事後為學生補課)。雖然這個例子跟性別不公平沒有直接關係,但是一般性的不公平也需要特別關注呢!筆者理解教師工作的不容易,大家都希望自己教的學生又聽話又乖巧,最好是不用管教的“自動波”一族。在小學裡,一般是女生較為乖巧和早熟的,亦較能符合教師的期望。已有研究顯示,因為這種發展的差異,加上教師的不合理期待,令男生的自我期許降低,乃至影響未來的學業成就。因此,教師必須對於男女生的發展有足夠的了解,才不會因為發展的差異,而令男生或女生有不公平的對待啊!學生有需要學,教師才需要教嘛,學為教之本。
黃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