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生匯報聯想到教育公平的實踐
每年六月是澳門學校的考核時間。這裡指的考核,除了大家較為熟悉的期終紙筆考試之外,也包括了學生在整個學年中其他學習成果的評核,例如:餘睱活動課、學生興趣小組或其他教育活動的學習成果展示等。最近,筆者有機會參與了幾所學校的學生學習成果匯報會(這些成果匯報都以文化體藝的匯演展示),從而引發出作者對於教育公平的一些思考。
在筆者成長的年代,學生參與課外活動的機會及其內容,每每跟家庭的經濟條件掛鈎。此話何解呢?對於一些家庭環境比較富裕的學生而言,課外活動常指一些付費的活動,例如:學習鋼琴、游泳、繪畫等。對於一些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差的孩子,他們的課外活動或是在街上自由的玩耍,或是投入幫忙參與家庭手工業的生產,例如:早期的擯砲竹、穿珠片,後期的穿膠花等。筆者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任教中學時,課外活動大多是有興趣的同學參與,不屬強制性質,所以會出現一種狀況:有強烈學習動機的學生會因此而發展起特長,而基於課外活動自由參與的性質,原來就欠缺學習動機的學生便沒有機會發展其特長,與前者的學習能力和成就會有越來越大的差距,形成了社會上較明顯的階級分化。
澳門回歸後的課程改革,即二○一四年頒佈的《本地學制正規教育課程框架》(下簡稱《課框》),可見對教育公平議題的注重,特別是《課框》將餘暇活動時間納入正規課程以內,使參與餘暇活動成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基本權利,而不是如過往那般將課外活動視為一種家長有經濟條件時才能為孩子提供的學習活動。當然,現時有條件的家長仍可為孩子提供學校以外的各種學習活動,但來自基層的孩子卻也能在不構成家庭經濟壓力的前提下發展其他的興趣,這都是公平的體現。除此以外,在學科時間分配上也採用了一些“公平”的措施,避免了因應社會普遍認為的“主要學科”對“次要學科”邊緣化的命運,比如說,《課框》對被視為重要學科的科目訂定了時間的幅度,例如初中數學的學時為二萬○六百至二萬八千八百四十分鐘,而其他過去被視為二等學科的音樂科,則以不少於四千一百二十分鐘作為規定。這種表述無疑是通過對“主要科”的上限作出規限,而對“次要科”作出了基本的保障。雖然從《課框》對學科時間的分配而言,體藝學科的時間分配相對較少,但是如果能善用餘暇活動和其他教育活動的時間作補充培養,學生都能有較均衡的發展。
說回這幾次參加學生成果匯演的情況,最令筆者感動的是,每一位學生有最少一次的機會在舞台上展示自己一年來的學習成果。匯演內容類型多樣,有舞蹈、功夫、朗誦、樂器表演,應有盡有……筆者寄望,這種公平參與的機會能在每一天的學校生活、每一教節當中體現出來,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給每一位學生展現才能的機會。
黃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