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忽悠
這幾日關於“16+8輕斷食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的說法席捲社交網絡。
許是肥胖、富貴病和熬夜後遺症的加持,加上中、老齡佔比越來越大,關於健康的話題總能快速風靡熱榜。
專家學者們的研究結果就像一陣風,今天往南吹,明日往北吹,隔些日子一個新論斷,老百姓們看得眼花繚亂,不知聽誰才好。
先說個笑話,某家婆看視頻號說,木耳浸泡過夜有毒,因媳婦做晚飯時沒有泡開,就留着待第二日早上再用,該家婆晚上看見,一邊唸叨有毒一邊麻利地倒入垃圾袋,媳婦不信木耳泡多幾個小時就有毒,上網一查,把結果唸給婆婆聽,兩人又利索地把木耳撿回來了。這種笑談,家家戶戶不知道每日得發生多少回。
這份來自上海交大醫學院研究團隊的研究,採用的是二○○三年至二○一八年間兩萬多名美國成年人的飲食調查,但只採用了其中兩天的飲食數據。數據來源也是受試者的自我報告,因此這項彙報也指出報告的結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和誤差。
實踐過16+8輕斷食方式的人基本都會受惠,尤其是減重,畢竟間歇性進食已經存在了一百多年甚至更久遠。
16+8輕斷食與佛家講究“過午不食”與“不非時食”的戒律,有異曲同工的不謀而合。
若輕斷食僅達到食量減少和給予五臟負荷降低的結果,那麼,對於人類的全因死亡率並沒有什麼參考價值。
這項研究報告的結果忽略了一個更重要的健康飲食內容——也就是食材。
16+8輕斷食如果和純植物飲食結合起來,並持之以恆,才類似佛家修身養性的飲食方式。真有這樣的飲食調查數據,才有真正正確的對比效果。
這也就是筆者為什麼特別推崇徐嘉博士的“循證”飲食結構,無論是輕斷食還是不非時食,筆者更推崇不餓不吃,吃就吃夠健康熱量的這一理論。
古 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