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之都 , 深圳? (五)
尼修斯
深圳在去年底的連串藝術節慶中,最常聽到的字眼是“孵化”,例如蛇口戲劇節的“孵蛋創作營”和“新寫作劇本”、深圳灣藝穗節給新手上台的系列、中國校園戲劇節、當代戲劇雙年展也有類似的計劃。無論是政府或機構,都放心血在培養演藝人才上。
筆者今年剛接觸了由深圳光明區政府籌組,於三、四月舉行的“深圳灣區青年戲劇季”暨“金鴿蛋”青年戲劇作品孵化計劃。前者是成熟的戲劇展演,“金鴿蛋”是從全國數百個節目中海選,幾輪淘汰得出二十個,再進行巔峰對決,由評審從試演片段選出五個,投放初步經費製作成演出,每位評審需要指導其中一個作品。若當中有受歡迎的作品,大會還會找投資者作長期的製作巡演,用差不多一年的時間,孵化出成熟的作品。當然是否如願,要看最後作品質素如何,但你能看到計劃的詳盡和深遠,各政府部門和承辦公司之間的協作,有心有力。而政府拿出資金交到藝團手中,令運作思維更開放,更有彈性。和內地的劇場朋友談起,深圳並不是特例,在北京、上海,甚至一些二線城市,也在“孵化”上猛下養料,希望培養出更多人才,推動全國文藝發展。
澳門呢?政府在十年前也是循着這個大方向,於是有了藝術行政人才資助計劃、跨年度計劃、藝術助學或獎學金等等,令澳門的藝團飛快地成長起來,有幾年的熱血火旺。但現在似乎慢慢萎縮了,更多見到的是採購回來的節目,鮮有政府提出長遠及具深度的培養計劃。當全城要支持政府方針,高舉揮動“演藝之都”的旗幟時,會否心虛手軟,最後只成為“採購之都”呢?“演藝之都”或許是用最快的方法,就像當年格蘭披治大賽車一樣,澳門不需要有賽車手,但是有美食有娛樂有賭博,本身是一盤好生意,成為度假勝地。至於是否能提升文化藝術水平,並不在考慮前列。但長久下來,澳門缺乏了孵化和培養的機會,最終也沒有走出自己的藝術作品,這樣對澳門數百年的歷史文化和藝術發展,是否倒退,甚至是毀滅呢?
這幾個月和深圳結緣,短短兩個多月間,參加了五個藝術節慶,開講座、對談、搞製作,當評委、做觀眾,發現和幾年前大不相同的地方,是處處可見澳門的身影。例如曉角在BeSeTo中韓日戲劇節首演《捉迷藏》;蛇口戲劇節在全國挑選的十個節目中,澳門入了三個,剛在澳門被禁演的《造美之城》是其中之一;深圳灣國際藝穗節邀請澳門的搏劇場策展多個節目,這個節的形象總設計也是澳門青年設計師擔任;“金鴿蛋”孵化計劃中,亦有廣州的劇團與本澳編劇李偉榮合作;另外,中國校園戲劇節、粤港澳大灣區青年戲劇節、大學生藝術節,也有不少的澳門青年參演。最新消息得知,“深圳灣區青年戲劇季”已邀請兄弟班藝術會共同製作本澳演出多次的音樂劇《北緯22度咖啡店》,由原來的編導吳嘉偉及深圳大學的戲劇導師陳箭箭共同執導,用內地演員組成的“深圳荔枝青年劇團”演出。這都說明澳門有不少的演藝人才,澳門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孵化場地,但為何孵化出來的作品,反而不被重視,而到了外地發展?“演藝之都”如何成型,我本想在最後一期中,老套地說句“拭目以待”作結,但我的確擔心,只能寫句“閉目靜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