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3年12月18日
第B12版:教思
澳門虛擬圖書館

給教師的話

給教師的話

已經是晚上接近九時了,在回家的巴士上,車廂內仍是擠得滿滿的。坐在愛心座位上的一老一幼,正在談話。老者皺着眉頭,幼的一臉無奈。他們應是祖孫的關係,老者大約七十多歲,幼的應該是三、四年級學生。老者一臉慈祥,嘮叨地對孩子說:“平日在課堂上要聽書,不要傾偈,小息用來完成功課,放學補習就不用太晚才回家……”孩子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也沒有回應,空洞的眼神只望着車窗外。筆者看見這一幕,心裡有一股莫名的感觸。

或許老者所言“不要傾偈”、“小息用來完成功課”之類的話,是大部分家長會對孩子說的,目的是讓孩子快點完成當天教師安排的任務。然而,若大家細心去思考一下學校教育的一些性質或目的,就會發現其與現時學校的一些實踐,或是與老者(一般家長)的期許有些背道而馳了。此話何解?學校作為一個群體教育組織,最主要的工作是社會化,即除了教授知識以外,還需要培養孩子思考,乃至與人相處之道,簡言之,教育的目的是生活和做人①。但觀乎現時在學校裡教師們和家長們對於孩子在課堂上“傾偈”仍是一個禁忌,甚至趕快完成當天的任務便是“好”學生的標準等,都偏離了學校教育中重要的目的——群育。孩子在課上只有在教師容許的情況下才可以與同學交往,而為了趕快完成功課,小息就很可能成為了個人完成功課的調節器,孩子休息和與同學交往的時間則成為可有可無的事情,這並不符合孩子發展的需要。

當然,大家會說,這種情況應該只是很個別的例子而已,大部分的孩子都會選擇小息玩耍的。那問題也來了,這不就是上面例子裡祖孫的情況嗎?孩子因為沒有利用小息完成功課,所以需要留在補習社的時間變長了。所以,問題是在於功課的安排上。筆者沒有具體考察過學校功課佈置的情況,只是片斷式地觀察到身邊孩子們的功課,或是從教師們或家長們的口中得知,他們對於功課的一些看法和說法,並就此嘗試拋磚引玉,提出功課佈置的一些教育原則:一、評估學生的能力,可以更為有效對學生完成的時間作充分的估計,並且可以判斷有哪些學生需要特別的輔助等;二、以目標為導向,每一項功課的目的,需要清楚地告訴學生,讓學生有努力的目標和方向,即使是低年級的學生也需要清楚,因為這是讓學生形成自我期待重要的一步;三、功課應是有教育意義的活動,這個原則是讓教師們好好地進行篩選,在有限的時間裡應該剔除那些沒有教育意義的活動,把玩耍、自主的時間交還給孩子們。相信如果在佈置功課時對上述簡單的原則(不限於此)能有多點考慮,我們就能為孩子釋放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呢!說回上面提到的“心裡有一股莫名的感觸”,是因為在巴士看到一個活潑的孩子竟然對學習之事既沒反駁、也不表態,只有空洞的眼神。

學習到底是苦樂參半,還是苦多於樂?教師們,孩子的幸福,拜託您了!

注①教育社會化之說基於不同哲學觀點不同而有差異,這裡不展開了。有機會可以看看洛克和盧梭的著作。

黃素君

2023-12-18 黃素君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08597.html 1 給教師的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