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3年12月18日
第B12版:教思
澳門虛擬圖書館

有效傾聽青春的心聲

有效傾聽青春的心聲

很多家長跟筆者反映,面對青春期孩子的情緒問題,講道理不行、罵又不行、問多也不行,孩子像極一匹野馬,家長完全沒有辦法,真是頭也快要爆炸了。其實青春期的孩子喜怒無常,不太接受大人的管教,有兩個重要原因:第一點是人際交友關係和學業方面比以前複雜,第二點是孩子不知道怎樣梳理自己的想法和情緒。

其實,這恰好是他們最需要支援和引導的階段。好多家長仍運用過往的教育模式,例如:責罵、獎勵、強硬規定、柔弱勸戒等,到了青春期發現完全無效,就很容易感到無奈和擔憂。其實人的一生中,嬰兒期與青春期都是孩子生長最快的時期,不論是生理方面還是心理方面,孩子都會產生很大變化。在這些變化中,自然會帶來一些孩子從未遇到過的問題,面對這些困難,在情緒方面就容易起伏不定,形成了家長眼中喜怒無常的表現。

勇敢打破隔閡 積極修復關係

在面對喜怒無常的青春期孩子時,家長首先要檢查自己和青春期孩子的相處模式。有位學者曾說:“青春期是孩子留給父母的最後機會,成年後父母只有聽孩子的份兒了。”孩子一旦成年,家長想要再去管教就幾乎不可能了,所以青春期的教育引導非常重要。而想要成功地教育青春期孩子,明智的家長首先就會調整親子相處模式,重新學習耐心傾聽和引導。過程中家長們可以留意自己對孩子有沒有微笑和身體接觸,有沒有情感的交流?如果真的忘記了,那就要慢慢修復和孩子之間的感情,例如:擁抱孩子、拍拍孩子、給予孩子肯定、安排一些親子活動,如果孩子不太想有身體的接觸,可以用眼神、手勢或者語言代表支持孩子。因為要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必須先和孩子有着良好的親子關係。

還有一些孩子,明明小時候和家長很親近,但當到了青春期,家長就會發現自己和孩子之間好像隔了一道隱形的牆,格格不入。這是因為孩子成長是階段性的,不同階段的教養方法不同,父母也需要學習。想將親子關係修復,先弄清楚孩子為什麼事情而煩惱?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及心理變化。當與孩子溝通時,家長必須學會尊重孩子,將孩子視作一個平等的成年人,用和成年人相處的方式與孩子相處。只有孩子內在的想法被看懂、被聽見、被理解、被接納,才能真正對家長敞開心扉,家長才能明白其煩惱的根源,從而想辦法幫他們解決問題,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通常來說,誘發孩子情緒的可能性很多,比較常見是人際關係,特別是同學或同伴的拒絕、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對自己外在形象的焦慮等。歸根究底,青春期的孩子不知道怎樣處理事情,更不會用言語表達情緒,也不知道怎樣找到外在支援,他們這個時候最需要別人的幫助,卻不輕易主動尋求協助,覺得自己有能力處理。但人生經驗尚淺,很多很多的矛盾在他們的腦中呈現,孩子很多時候都會感到迷惘。所以家人或親子間積極的溝通很重要,成敗的關鍵在於家長是否學會有效傾聽。

重塑親子溝通的黃金法則

“有效傾聽”是與青春期孩子相處的最佳法寶。有效傾聽的意思是在親子溝通過程中,家長主要做聆聽者角色,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說出自己的感受和狀況,重點包括:尊重、溫暖、真誠、同理、積極關注。在整個過程中,家長不可以帶任何判斷成份聆聽孩子的說話,不要經常給孩子意見或建議,或者說“正常應該這樣做”等主觀的回應。因為這些話一經說出,孩子便會放棄講述自己的想法。如果不知道孩子的問題是什麼,是很難對症下藥的。想要協助孩子消除心中疑惑,就要避免用一些句式:“不要想這麼多,專心讀好書就可以了。”“你急都無用,越急就越做不到。”“你的方法不行的,既然不行就不要再花時間去試了,別理他就行了。”這些句式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在家長心目中並不重要,甚至會產生一種不被重視和尊重的感覺,久而久之,孩子面對家長時會放棄講述心裡的情感,日後遇到的困難也難以求助,建議家長不要再使用這些句式。

如果家長想做到有效傾聽,首先要呈現一個良好的傾聽狀態。當孩子向你講述一些事情時,你要放下手頭上的工作和手機,找一個相對安靜和干擾較少的空間,以一種探索心態去理解孩子。特別是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有三個傾聽的大忌要留意:第一,當孩子沒有要求時,家長就不要說“你應該這樣做”,家長以為可以幫到孩子,但孩子心中感到的是壓迫和被控制。第二,家長不可以輕視孩子當下的感受,特別是當青春期孩子正為自己的外貌和人際關係而煩惱或痛苦時,家長一定要留意。第三,家長在溝通過程中不要喧賓奪主,不要輕易地取走話語權,變成家長自己發表意見、感受和經歷,這一點是最容易犯的毛病。

當然了,雖然家長的角色是傾聽者,但也需要在溝通過程中給孩子一些回應,這裡有一些適合用於有效傾聽時使用的句式,可以供家長們參考一下。與孩子溝通,必定是先講情感方面,如果家長察覺到孩子分享過程中表現出消極情緒,可以試着回應:“換成是我,我碰到類似的情況,我也會(難受/焦慮/傷心/害怕)。”如果家長未能察覺到孩子分享過程中的感受,家長可以試着回應:“我不知道你現在的具體感受,講給我聽是怎樣的。”

如果家長察覺到孩子分享過程中表現出積極情緒,家長可以試着回應:“我見到你(開心/熱忱/充滿希望),我也感到高興。”

好父母是孩子成長旅程中的專業觀眾

接下來筆者從溝通內容方面,分享一些有效的句式供讀者參考。一般情況下,孩子在溝通的過程中會提及到一些事情,倘若屬於記敘方面的事情,如:今天在學校老師或同學間發生什麼事,家長專心聆聽孩子說話,適時表達出關注就可以了。倘若屬於具有爭議性的事情,有效傾聽難度就會提升很多,舉一個例子:初中的孩子科目較多,作業和考試量較重,碰到考試不及格時,孩子很多時候會大聲抱怨老師出題太難或題目太多,導致這次成績下滑甚至不及格,同班好多同學都出現同類的情況。如果你是家長,你當下的情緒如何?你最想講什麼?很多時候家長會生氣,生氣的原因是孩子將事情歸咎於老師,完全沒有提及自己對內容的掌握和答題時間控制方面的改善,所以有部分家長就會馬上批評孩子沒有好好學習之餘,還要怨天尤人。

有些家長則會反問孩子,有沒有同學可以拿到高分?如果有,為什麼其他同學可以,你又做不到呢?家長必需意識到,當你帶着主觀或批判性思維和孩子溝通時,溝通就已經步入終結。因為孩子會感覺到你準備將自己的思維模式灌輸給他,又準備將你的心靈雞湯鼓勵他努力向上,又將他和其他人作對比。凡是孩子聽到帶有主觀結論的回應,都會感到你在壓迫他,而不是關心他。特別是青春期孩子,他們會選擇駁斥、對抗、發脾氣、一言不發、逃離等方式回應家長。

碰到這些情況,家長肯定會很頭痛。其實,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比起家長這種高高在上的角色,他們更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夠如同“朋友”一樣。所以說,能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就在於父母能不能做好角色的轉變,能不能成為專業聽眾,管理好自己的思想和語言,專心一致地聆聽和引導孩子。

過往的家庭教育模式集中在帶領和指導方面。但當孩子進入了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心理急速發展,不但身高體重已步入成人階段,同時,心理方面也渴望得到更多尊重,對尊重的渴求甚至超越大人,希望得到更大的自由和自控權。所以建議家長學習與孩子做朋友,把孩子當成大人模式的看待,與孩子溝通時要注意自己態度、言行和方式,學習換位思考和同理的方式,與孩子維持親子關係。

如果說孩子小時候,父母是拉着孩子的手幫助他成長,那麼到了青春期,家長就要學會鬆開一隻手,再慢慢地兩隻手都放開,逐漸後退至孩子後面作支援,成為孩子的最強後盾。

黃雪蓮

2023-12-18 黃雪蓮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308596.html 1 有效傾聽青春的心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