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科到底要綜合些甚麼?
最近,分別先後跟一些在讀綜合科學(生物、物理、化學)的同學,和任教公民科的老師聊天,無獨有偶,他們都有一些共通的困難,因而引發筆者對綜合科的出現和發展,乃至現時綜合科發展所面臨一些問題的思考。
先談綜合科學同學的困難吧。同學們表示,這一學科的難度很高,需要三門專業學科的知識。一般來說,學生們都只精於一門,如果多一門就已經很不錯了,要精於三門就難上加難了。所以,他們的GPA跟其他專攻一門學科的同學是有一定的差距的。這其實也容易理解,如果綜合科學的同學們三門學科都是專精的,固然沒有問題,但是如果只專精一兩門,那麼,短板的一門就讓他們的總體成績永遠都被比下去了。大家對大學的主修和副修學科還有印象嗎?嚴格地說,這不一定是綜合學科的形態。此話何解?因為主修和副修可以是兩個獨立的學科,例如主修是英語教學,副修是心理學,充其量是屬於跨學科的學習。當然,大家會說,如果主修中國語文,副修中國歷史,那麼這個算是綜合學科的性質嗎?在中國文化的體系下,這兩個學科絕對有關係,但如是以主修和副修的方式體現的話,這只是屬於“一專多能”而已。當然,這個組合有助於教師任教“人文學科”範疇的課程。
說到這裡,也跟大家分享一下筆者所了解到的中學公民科的情況。前面說到,公民科教師也有類似的一些困難。雖然公民科在現時的課程中是一門獨立的學科,但是公民科本質是綜合性質的。簡單地說,要培養一個公民,需要的是全方位的培養,根本不可能是一科就能獨立完成的。單獨成科只是想突出重要性而已。所謂的全方位,這裡有兩層的意思,一方面是指全方位的知識、情意、技能,可以讓學生有更理想的公民生活和實踐;另一方面是指培養學生成為理想公民,並不是個別教師的責任,而是全體教師的工作。後者相信每位教育工作者都理解的,這裡就不贅述了。關於前者,讓我們了解一下現時中學公民教育的內容所涉及的範疇。以初中的公民教材為例,內容由九個範疇所組成,包括:自我發展、群體生活、法律、政治、經濟、資訊、科技及環境、澳門、現代中國和全球化。從上面的範疇而論,內容涉及心理學、法律、政治、經濟、傳播、環境保護等等。從現實出發,能精通各個範疇的教師應該是少之又少的。所以,當學校要推行專科專教時,說的可能不是由一個“專門”的公民科教師去任教公民科裡所有的範疇,而是由不同專科的教師去任教不同的範疇。
那麼,上面的兩個例子有相似的地方,就是在現實生活中很難找到一位專精不同學科的專職人才,去教授綜合性質的學科。當然,回應本文的題目,綜合科到底要綜合些甚麼是值得大家再三思考的。依筆者愚見,綜合學科的提出有兩個重點:一是提出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即能融會貫通;二是有機地精簡課程,有效促進學生學習。若以此為起點,培養一個專精的綜合科的人才固然是一個方法(但是要多考慮成效),要達到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效果,也可以綜合教師們各家之所長,即是以綜合學科人力資源為前提的方式,亦即現時常說的跨學科合作。
筆者不是不認同要培養綜合學科的專才,而是培養起來確實有點難度。因此,跨學科或許是其中一條出路呢!
黃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