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欺凌 共建和諧校園
校園欺凌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全球性問題。學生在求學階段,有時無可避免會遇上欺凌。無論是何種欺凌行為,皆會對被欺凌者、欺凌者與旁觀者身心造成負面影響。
有研究指出,澳門中學生遭受欺凌的程度嚴重。校園欺凌類型的排位,分別為語言欺凌、物理欺凌、社交欺凌和網絡欺凌。有接近八成的受訪中學生認同校園欺凌現象嚴重;接近三成曾經目擊校園欺凌事件,涉及內容以物理欺凌為主;二成以上曾經遇到校園欺凌事件,涉及內容主要是語言欺凌。
有見及此,本文旨在了解校園欺凌事件的原因,期盼消除校園欺凌行為,達至“零容忍”,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預防方法,彰顯教育功能的本色,共同創建和諧的校園。
校園欺凌事件的原因
一、社會因素。在過去近四十年中,國外研究者發現校園欺凌會影響兒童發展的方方面面。也有研究發現:“社會地位或經濟上處於弱勢的兒童與青少年,往往在學校面臨更多的壓力、歧視和污衊。”換言之,首當其衝是反映澳門家庭教育功能減弱,部分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未到位,造成孩子在學校缺乏良好的人際關係,與同齡人相處時容易犯錯。時下青少年沉迷網絡世界,減少了人與人的溝通,增加他們之間的不信任,產生分歧,更甚者使用武力解決問題,造成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
二、法律和學校之間存在缺口。校園本應是一個安全、快樂學習的地方。估不到的是,有時會傷害他們的心理健康,讓他們在成長路上充滿陰影和不快樂。
二○一一年台灣有一項針對教師的調查顯示,九成六的教師認為零體罰,或至少缺乏配套的零體罰,導致學生更多行為問題,且有百分之五十二點六支持廢除零體罰政策。即在校園零體罰實行後,幾乎所有教師都認為禁止體罰,會導致校園欺凌變得更加嚴重。可見,部分校園欺凌事件相當嚴重,極需檢討現時法律和學校的監督力和管理力的成效是否存在不足。
三、學校政策有待完善。校園欺凌現象從未停止,時刻在暗地裡進行,間接對弱小或成績差的學生帶來傷害。同時,每當學生遭受校園欺凌時,沒有管道申訴,甚至忍氣吞聲,使他們產生恐懼心理,導致校園欺凌事件永無寧日,學校未能形成一套有效的預防的機制。
四、家庭教育功能薄弱。有人指出:“部分家長過度看重面子,過分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不注重培養他們的心理健康。有些家長在孩子面前經常用暴力解決問題,或者語言攻擊,導致他們的心理產生自卑。還有部分家長對孩子過分寵愛,讓他們形成一種自我為主的壞習慣,根本不懂得尊重。”以上家庭的教育功能較弱,對孩子身心發展影響極大,容易觸發校園欺凌事件。
共建和諧校園的幾點做法
做法一:從澳門《刑法典》得知,本地區有一系列針對校園欺凌的法律和政策,成為保護兒童和青少年免遭暴力的第一道關口。政府要繼續加強預防校園欺凌的管理,要聯合警方、社會工作局,以及教育及青年發展局等政府部門,加強溝通機制,協調發展,根據社會發展形勢,不斷檢討現時的法律,用法律預防、阻遏、減少校園欺凌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建議在不同的政府部門,設立統一“預防校園欺凌報警熱線”,讓青少年遇到校園欺凌的時候,有條件、有勇氣揭發事件,從源頭杜絕校園欺凌。
做法二:教育當局要檢視現行預防校園欺凌的政策。為了有效預防、阻止和減少校園欺凌的發生比率,教育當局應為每位學生從幼稚園入學起,直到高三離校止,設立私人個人賬號,記錄他們曾經遭遇到的校園欺凌者事件。無論欺凌者轉到哪間學校,這些資料都不會更改和消失,只有教育當局和學校管理人員才有資格查看校園欺凌的個人資料。從社會、學校、家庭做起,動員所有持份者,嚴肅處理,齊心合力地打擊校園欺凌行為。
教育當局要制定預防校園欺凌政策,設立短期、中期和長期等目標,有效防止和杜絕校園欺凌,為全澳學校建立一套預防機制。並要建立一個研究小組,定期檢視和制定相關預防政策,時刻監察和改善校園欺凌的成效。
做法三:學校要成立一個預防校園欺凌小組,優化校園欺凌的管理,制定罰則。學校應該多宣傳,加強預防意識,加大學生的監管力度,開辦主題周會、活動,利用班主任、科任、社工,以及公民課等,加強預防校園欺凌的嚴重性。特別是重點觀察欺凌者,定時跟蹤和教育他們,並且加以輔導,以防他們墮入欺凌陷阱,再次做出傷害同學、家人和自己的魯莽行為。
學校要增設管道,讓學生有平台舉報校園欺凌事件。向學生指出:“假如遇上校園欺凌事件,一定一定要告訴老師、家人,或者能幫到自己的人,千萬不要藏心裡,這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因此,期盼學校在公共地方設立投訴信箱,使不同身份的人,如受欺凌者、旁觀者,以及其他同學等,真實反映事件,教會學生不要啞忍,及時阻止,不要袖手旁觀,學懂伸張正義,燃點正能量之火,幫助弱小的受害同學,避免和降低校園欺凌事件的次數。
學校要開設預防校園欺凌教師培訓,支持他們學會處理、預防和阻止欺凌的方法,用非暴力方式管教學生和班級,達致和諧的校園氛圍。
做法四:在遇到校園欺凌的時候,教師是學生心中最重要的求助角色。故此,課堂上教師要善於觀察、留意學生的言行舉止,多關心他們的情緒變化。教師鼓勵受欺凌者,把欺凌事件勇敢地說出來,不要獨自承受挫折。教師要調理好同學之間的人際關係,多宣揚包容、幫助以及共融。一旦發現事件,教師要立即跟進,一查到底。嚴肅教育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觀者等,讓他們承擔應有的責任。
面對形形色色的校園欺凌事件,教師不但肩負重要角色,而且還是受欺凌者的救星,唯有教師持之以恆跟進事件,學習運用複合技巧處理,這正是打擊校園欺凌的最佳良方。
做法五:有人就有是非,何況一個班幾十人呢?校園內的是是非非源源不絕,這正是形成校園欺凌的根本,簡單地說,就是人際關係導致校園欺凌。因此,家長要從小培養子女良好的人際關係,做好事,存好心,不要做壞事,難過時刻總會結束。遇到校園欺凌的時候,家長要教會子女懂得保護身體,想方法逃離現場,再告訴值得信任的人。
家長在家多聆聽、多關注、多了解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善於開導他們的情緒,聽聽孩子心裡話。教會孩子增強個人心理的承受壓力,減少和遠離欺凌者的接觸,培養出他們強大的心理素質,幫助他們度過校園欺凌的日子。
以愛同行 向欺凌說“不”
校園欺凌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無論在身體上還是心理上,對受欺凌者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未來在宏觀層面和微觀層面上,預防校園欺凌事件任重道遠,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教育各持份者要評估和檢視預防有關的政策,重新監管預防事件,為學生的青蔥歲月留下美好的回憶,培養我們的下一代,擁有一顆真、善、美的溫暖心,共同守護和諧校園的育人環境。
袁金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