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3年10月22日
第C06版:閱讀時間
澳門虛擬圖書館

文學巨匠的流水帳

《我們仨》 作 者:楊絳 出 版 社:時報 出版日期:2003年8月

文學巨匠的流水帳

我看電影很喜歡看影評,看書也是。但這個先後順序很重要,是先看看評論,再決定要不要看這部作品呢,還是先看完作品,再去看看評論呢?地球上的人大概可以分成這兩類吧。而我是後者。

我不喜歡帶着先入為主的想法去審視一個作品,但很享受欣賞完一個作品之後,與其他觀者思想碰撞的快感。有時有共鳴,有時沒有,就在“我也是這樣想的!”和“原來還有人這樣想?”這兩種感慨中來回遊走。閱讀完楊絳先生的《我們仨》,這兩種想法都尤其強烈。喜歡的人說,好像看到了愛情最美好的模樣,不喜歡的人說,這一大段的實在過於流水帳。要是讓我說,我會說,生活本就是一幅連綿不絕的流水帳。

《我們仨》是在飛機上讀完的。上飛機前打開讀書App想要下載一本電子書,以消磨三小時沒有網絡的時光,隨手刷到閱讀排行榜,頭幾名就有《我們仨》。對於這麼暢銷的書多少有點印象,大概知道作者楊絳是在九十二歲高齡寫下這本回憶錄的,大概知道楊絳與錢鍾書之間有一段動人的愛情故事,大概知道楊絳之所以重新執筆緬懷舊事,是因為錢鍾書與唯一的女兒錢瑗都早已離去,三人之間的種種往事,全靠楊絳一個人,一支筆,一輩子慢慢寫下來了。

在這之前,說來慚愧,我對於錢家一家三口的了解僅有《圍城》。那時讀完《圍城》,照例上網看看書評,曾看到一篇報道說,《圍城》出版後,許多海內外讀者都想要求見錢鍾書,錢鍾書都給推掉了,那句幽默的回應想必只要你看過也不會忘掉,他說:“如果你吃到一個雞蛋,覺得好吃,又何必要認識那下蛋的母雞呢?”我覺得非常有趣,但似乎也有一點不近人情。直到讀完《我們仨》,讀完楊絳從側面描寫錢鍾書的大半生,大概就懂了他為何會這樣回應。既低調又務實的家風,勤儉又謹慎的年代,楊老描述的既是中國一代文學巨匠,也是那個時代的鄰家日常。

書中前半部分介乎現實與虛幻的描寫,在生與死之間遊走,喪女與喪夫之痛,楊絳以一段“萬里長夢”來形容;後半段以“哀而不傷”的樸實文筆,記述了從二人相識、結婚到產子,再到三人一起經歷新中國成立前後的高低跌盪,從三人在一起,到處流離蟄居為家,到三人走散了,“家只不過是客棧”。“老人的眼睛是枯乾的,眼淚都在心上流”——這句話,我想我會記得很久。

全書字數不多,那天從台灣回到澳門的航班兩小時多一點,剛好讀完。飛機抵達,打開手機,連上網絡一刻,排山倒海的各種訊息湧進屏幕,被庸碌的現實擊倒瞬間還是會想,好吧,至少這些生命中重要的人都活着。雖然澳門的天氣很糟糕,機場外面的路況也不怎麼樣,但好吧,至少此心安處是吾鄉。

唐敏瑩

2023-10-22 唐敏瑩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96498.html 1 文學巨匠的流水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