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財旺
中秋、國慶兩個節日的疊加效應,為澳門帶來了多天日均逾十萬旅客之數,街巷所見,萬頭攢動。
於店家而言,有人客,便有生意;旺丁旺財,打開門口做生意,所求不過如此。有人曾估測,疫後旅客掏錢消費的意慾會下降,然而,經這個長假期的“實驗”證明,此說似乎並不盡然,很多旅客的花錢拼勁,看來還是挺高漲的。
老實說,決定動身去走走的,應該已作了用錢的盤算,“特種兵”旅行模式,對二十歲以上的人不太管用。若然要“勒住”荷包,倒不如乾脆不出來算了,左盤右計,盡在算着“婆仔數”,哪還會有度假的愜意舒懷?別來破壞心情了。
當然,諸如住宿費高昂之類的問題,對旅客而言還是個門檻,但是貴有貴住,平有平遊,不同類型的旅客自有應對策略。哪怕他們只是來一天也好,商家總能有生意可做。
假期中的一日——聽說是入境旅客最多的那天,跟過大海而來的鄰埠友人走在路上,彼要買點手信,自然要奉陪。街道滿是人,前後左右肩並肩、手碰手,還好的是,人群還能緩慢挪動,沒堵塞住。放眼看去,任何字號的手信店內都擠滿顧客,員工已然做不停手,忙着招呼客人、取貨包裝,而他們還能落足嘴頭,推介貨品、講解優惠……店內仿如一個小市集,不禁想起粵人說的:“趁墟”。
吾人在這仿如“墟市”的環境下生活,早已見慣,平常事而已。友人年中已曾來澳,大抵沒料到今番有此鼎盛場面,有點詫異:“乜澳門咁多人嘅?”只得回說:“澳門現在真的是很多人,不過,就你眼前所見,除了我之外,其他的全都不是澳門人。”
是否澳門人沒多大關係,肯來消費便好,多多益善。
彭海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