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茸茸的“太陽”
從街上救回庇護所的貓,出生日期都是按照拯救日當天預估的歲數推算的。少數得知準確出生日期的,都是剛出生便被救回庇護所——有的還全身濕漉漉連着臍帶,有的是貓媽媽被救的當天剛好把奶貓生出來了。
我的第一隻貓屬於後者。貓媽媽被車子撞倒,送到獸醫診所時,醫生發現牠肚子裡的兩個寶寶快將出生,但因為當時牠的盆骨骨折,無法自行生產,醫生便進行剖腹手術。寶寶取出來後,其中一個已經沒有生命跡象,但另一個卻“足秤”健康,很快便嗷嗷地嚷起來。那一天,是九月九日。五天以後,第一天進庇護所工作的我,便遇見這隻肚子餓起來中氣十足、吃飽後又馬上排便暢通的橘色小奶貓。再兩個月後,一個晴朗的秋天,這個毛茸茸的小“太陽”來到我的家。
“因為從一出生就不是由貓媽媽哺育,而是喝奶瓶的奶,所以牠不會有一般貓‘踩奶’的動作。也因為沒有兄弟姐妹一起打鬧長大,不知道怎麼咬或怎麼被咬會痛,所以現在還沒能拿捏好咬人力度的分寸。”靠着以奶瓶把牠餵大的“奶媽”指導我關於貓行為的小知識,一邊在庇護所累積照顧貓及與貓相處的經驗,小“太陽”漸漸長成了如今邁入中年的大“太陽”。上周迎來八歲生日的牠,少了些調皮搗亂的活潑,有一樣的笨拙傻氣,依然像小寶寶一樣愛撒嬌,當我晚歸或旅行回來時會扯開喉嚨朝我喵喵叫罵。
牠是第一隻走進我生活裡,與我緊密相處的貓。隨我回家後的第一晚,準備好的貓窩絲毫不被青睞,反而整晚一邊叫,一邊用小小的身子奮力扒拉着床沿,要我把牠撈到床上一起睡。或許牠知道,我的黑夜是難以度過的。從此便每一晚,無論我生病、失眠、被噩夢所擾,這個毛茸茸的大“太陽”都會窩在我身邊,陪我迎來日光。
波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