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片的第一個黃金時代
中國電影從無聲電影蛻變成有聲電影的過程中,粵語片承擔着極為重要的產業轉型任務和社會文化角色。當中的方言對白和粵劇唱段,是一個區域千百年來累積而成的地域文化和情感寄託的象徵。香港、上海、美國三藩市和泰國不約而同於一九三三年生產粵語片,粵語片迅即成為華語電影市場的主要產品類型,香港亦成為粵語片的製作中心。此後中國影人更加確定方言與觀眾的“供求關係”,上海的大公司隨即南下分一杯羹。湯曉丹、蘇怡、侯曜、楊工良和馮志剛等創作人才陸續抵港大展拳腳,迎來了粵語片的第一個黃金時代。
回首一九三〇年代初期,歐美電影來勢洶洶,失業伶人日增,走埠演出者眾。那時美籍華僑趙樹燊和有西片製作經驗的關文清合組大觀聲片公司,並為在美走埠的年輕伶人關德興①和胡蝶影度身訂造了《歌侶情潮》(一九三三年)。該片是最早面世的粵語片之一,也是荷里活技術與華裔藝人“結合”的成果。在三藩市、省港和南洋上映皆轟動一時。天一、大觀出品的粵語片廣受歡迎後,各地的華裔影人看準香港的市場潛力,接二連三抵港製作電影,更多粵劇名伶趁機借助粵語片來取相輔相成之效。電影與粵劇由競爭者轉化為合作者,為戰前香港影壇帶來了一股新氣象。
當時伶影雙棲的明星有薛覺先、馬師曾、白駒榮、廖俠懷、關德興、桂名揚、唐雪卿、上海妹、譚蘭卿、譚玉蘭、胡蝶影、關影憐、李雪芳等。關德興回港後續以《昨日之歌》(一九三五年)和《殘歌》(一九三五年)憑“歌”寄意,而《神鞭俠》(一九三六年)更將其西洋鞭法絕技搬上銀幕;曾與馬師曾合作無間的導演蘇怡,成功為關德興建立了“神鞭大俠”的銀幕形象②。那時各地製作的粵語片都借用了粵劇人才和歌唱元素,既顯示出粵劇文化在華人社區的巨大影響力,亦解釋了後來香港電影業何以具有快速回應市場的傳統基因和產業特質。
可是粵語片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在一九三六年至一九三七年還經歷了一場風波——國民政府突然宣佈禁止攝製方言片。實際上,粵語片的文化影響力已有目共睹,商業上更是國語片的頭號敵人,難怪粵界影人聲稱禁製粵語片乃上海影人打擊對手的門徑。其間香港電影界發起“粵語片救亡運動”,華南電影協會則派出趙樹燊、李化、竺清賢、高梨痕、陳君超為代表赴南京請願。幾經波折,當局最終決定把禁拍粵語片期限延緩三年。隨着一九三七年抗戰爆發,緩禁三年之約形同虛設,戰前的香港電影仍是粵語片的天下。
然而抗戰促使南北、國粵影人紛紛匯聚香港,影人、伶人積極介入救國抗爭,影劇演出轉為激昂,以抗敵鋤奸為題的國防電影和抗戰劇爭相出現。國難當頭,關德興組織“粵劇救亡團”③到廣東、廣西、湖南宣傳抗日和慰勞軍隊,又與白駒榮、胡蝶影、馮鏡華等在普慶戲院義演。關德興更是首位到海外募捐救國的粵劇藝人,憑藉神鞭絕技和粵劇表演,喚起海外僑胞的愛國熱誠。回頭看來,倘若抗戰時代就有所謂“為國為民,俠之大者”之說,“愛國藝人”關德興實在當之無愧。
註釋:
① 藝名新靚就,一九二〇年代升為正印小武,其後遠赴舊金山演出而享盛名。
② 該電影把西方英雄形象滲進傳統粵劇,成為了香港武俠、功夫、動作電影一脈的類型先驅之一。
③ 團長關德興身兼數職,歐陽予倩和李化擔任顧問,報人張作康、伶人許英秀等都是骨幹。
(粵藝武俠片的前世今生 · 八)
令狐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