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3年07月07日
第B09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古今亂炖)寄語畢業學生

寄語畢業學生

關於大學中文系培養人才有一個頗為流行的說法:中文系以培養具有較高語言文字修養,能適應行政、教育、出版、傳播等各種崗位工作的高級人才為使命,不負責培養作家。

當年懷揣作家夢進入中文系的我,對這種說法不敢苟同。經過四年較為系統的語言文學課程的教學,即使不能人人成為作家,但期許出一兩個作家,難道不是語言文學專業名下應有之義嗎?大方承諾、承認大學中文系有培養作家的志向,並不丟人啊。大學是龐然大物,看起來挺威武,但經不起歷史風雨的淘瀝,千百年後,甚至連名字都可能歸於湮滅,不為人知。而好的文學(字)作品,那怕是一篇短文,一兩句詩詞雋語,卻往往具有超強的生命力,在歷史長河中放射出永不衰竭的光芒,家喻戶曉。

作家的概念,不妨理解得寬泛、寬鬆一些,不要把它局限於小說、散文、戲劇等傳統意義上的文藝創作,不一定要求多麼有成就,多麼著名,也不一定非得有體制內的種種頭銜。但凡有文化隨筆、時事評議、學術論著等作品問世的,都可以稱為作家。縱觀人類文明史,可以明白一個道理:百年之後,誰是曇花一現,誰能流芳百世,誰將湮滅無聞,誰能名聲鵲起,真是一件難以預料的事情。

人類文明主要靠文字記載,著書立說向來是人類生命價值得以延伸的最有效的途徑。古人所說的三不朽,立德沒有客觀標準,往往連努力都找不到方向;立功對時勢機會有很強的依賴性,運氣佔了很大成分;只有立言人人可以追求,可能企及。曹丕《典論 · 論文》說:“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

(三之二)

亞 瑟

2023-07-07 亞 瑟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74150.html 1 (古今亂炖)寄語畢業學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