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者的饋贈
生命中遇見的恩人,他會不只一次救贖你,他會在你不同的階段給你關鍵的饋贈。這一點,我曾經在詩人杜甫、里爾克那裏獲得過,今天我又從我深愛的歌者那裏得到,奇妙極了。
首先是李歐納 · 柯恩,二十出頭的時候我迷戀他的中期傑作《和我起舞直到愛的盡頭》、早期的《蘇珊娜》,四十五歲翻譯他的晚期詩集《焰》。但僅僅止於迷戀和理解,尚未到“傳心”的階段。直到今年在金馬影展看到《李歐納 · 柯恩:生命詩旅》(Hallelujah: Leonard Cohen, A Journey, A Song)這部在他去世後才拍攝的紀錄片。
看片時我三度落淚。第一次是柯恩遭到哥倫比亞唱片高層針對,不發行收錄《哈利路亞》一曲的專輯《多重身份》,他的製作人約翰 · 利索爾為他抱不平說“從此我不再錄製唱片”時。落淚不只是因為楊志賣刀被辱,也感動於音樂人惺惺相惜的義氣。
後來《哈利路亞》得到巴布 · 狄倫現場翻唱,也在現場的“地下絲絨”樂隊成員約翰 · 凱爾加以改編再傳唱下去,早夭的一代搖滾青年偶像的傑夫 · 巴克利又翻唱凱爾的版本……這也屬於知音者的傳遞。最後,這寶物落到《怪物史萊克》裏成為插曲,才真正廣為世人所知。
第二次落淚,是柯恩在初版本的宗教色彩之後加入更多俗世的內容——比如說一對愛人的性體驗,“我們的每一聲喘息都像在唱哈利路亞”。這是典型柯恩的入世詩學,大道無處不在,慾望未必通往地獄,可以說《哈利路亞》因此而真正成為當代人的聖歌,而不只是大衛王的歌。
第三次仍讓我淚流滿面的,是柯恩七十五歲重啓巡演,在舞台上突然跪下唱《哈利路亞》。那時的他深受打擊:經理人捲走了他所有財產,一貧如洗的老藝術家從容再上征途,卻依然心懷對人生的感激。這種感激也回饋了他,他在暮年再創輝煌,留下了無數現場、三張專輯和一本詩集《焰》。
紀錄片其實是圍繞《哈利路亞》這首歌來結構柯恩一生的,十分巧妙,偶有沉重,實則輕逸。當一個女音樂人受訪者表達她對柯恩的熱愛時,她說了他一系列讚美之詞後,說喜歡他dangerous。
也許瓊 · 拜茲對巴布 · 狄倫的愛亦是如此。看馬田 · 史高西斯最新“紀錄片”《滾雷巡演:巴布 · 狄倫傳奇》,狄倫自詡和瓊 · 拜茲能合唱任何歌曲,睡夢中還聽到她唱歌,我這才想起兩人曾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瓊 · 拜茲每一投向狄倫的眼光都是愛、是稀罕,她說:只要看見狄倫演唱我就會原諒一切。我想說:我也是。雖然導演為了“偽紀錄片”的效果,動用了他的老友、巨星莎朗 · 史東虛構了一段洛麗塔偶遇大師被邀請加入巡演的情節,但實際上滾雷巡演已經足夠傳奇和有情,不需要巨星的演技。瓊 · 拜茲把臉塗白假扮狄倫、艾倫 · 金斯堡講述詩與歌的奧秘等等,是那個時代的魔法。
也是這些魔法喚醒了我身上沉睡的狄倫魂。我在二十四歲的時候深受狄倫影響,立志創作像他一樣面對時代意氣風發放聲歌唱的詩,之後沉重的現實迫使我轉向尋求杜甫的抗壓能力。但今天聽到他當年創作《慾望》專輯的深情,創作抗議美國司法不公種族歧視的《颶風》時,我又躍躍欲試要用民間歌唱的方式去處理我周遭這個荒誕世界了。
廖偉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