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的歷史啓示
資本主義濫觴以來,近代歐美社會日漸崇拜金錢,在慾海之中催動“資本”這艘巨輪,連接工業和商業兩大引擎,又將科學和技術添作兩翼,勢不可擋地掀起滔天大浪。可以說,“全球化”就是資本主義全球擴張的一波浪潮。
現代意義上的全球化發軔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美國,重創於特朗普時期,其間波及許多國家。全球化又常被分解成經濟、政治、文化等諸領域,當然人們感知最多的無疑是經濟全球化,通常涉及貿易和國際往來、資本與投資的流動、人口流動、知識傳播。
理論邏輯與現實反差
支撐經濟全球化的邏輯是比較優勢理論。大衛 · 李嘉圖擴展亞當 · 斯密的分工理論和市場原則,將經濟主體由工廠推至國家。他提出由於生產技術的相對差別,由此產生的成本差異,令各國兼具比較優勢或比較劣勢。他建議各國權衡利弊進行國際分工,專注生產並出口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進口具有“比較劣勢”的產品,通過自由貿易,實現優勢互補。比較優勢理論解釋了貿易發生的原理和利得所在,而後經濟學家深入探究經濟發展的要素稟賦及其結構,如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本、技術的相對豐裕程度,構建適應時代需求的解釋框架。
比較優勢理論邏輯嚴謹,又符合常識,“揚長避短”的推論似乎頗令人信服,看似各國都會從全球貿易中獲得最大利益,然而現實情況又怎樣呢?按照理論推導,兩國差距越大,越能突出比較優勢,則貿易的空間越大;那麼,國際貿易理應更多發生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家與最發達國家之間。不過現實卻是,國際貿易主要發生在發達國家之間;而且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不僅未能因全球貿易而獲益,拉近與發達國家的距離,反而令差距越來越大。
難覓平等的國際地位
問題出在哪裡?
人們往往忽略了比較優勢理論成立的前提——就如公司之間必須公平競爭、不可壟斷市場一樣,各國必須處於平等地位,才有可能實現共贏;否則一國會利用其強勢地位,做出完全有利於己的佈局。邏輯上共贏的經濟理論,而事實上利益偏向單方,“片面最惠國待遇”便是一例。許多發展中國家往往依附於發達國家,尤其是由前殖民地獨立而成的國家,與前宗主國或強國的關係並不平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甚至被其踩在腳下。
就像同住一棟大廈,住在地下室的人與住在中高層的人,居住條件迥然不同,陽光、通風和視野有着天壤之別,自然過活得全不一樣。雖然同為一棟大廈的業主,但所處樓層不同,又怎能夠“平起平坐”!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美國人高踞“世界大廈”頂層,自以為可睥睨天下。
於是憑藉巨量的資本和先進的科技,美國大力推動經濟全球化。它在發展中國家部署低端的產業鏈和重污染行業,企圖榨取別國資源,尤其利用低廉的勞動力和缺失的環保政策,以獲取超高利潤;發展中國家為此背負沉重代價,卻分得極少的經濟利益。然而,這個如意算盤似乎被中國打破了。
中國破局的關鍵之處
美國篤定其資本和科技能夠操控一切,但它忽視了一個經濟要素——勞動力的重要性。中國巨大的勞動力規模激發出內部市場的活力,不單以“世界工廠”之姿分得全球貿易的一杯羹,更由此形成良性的經濟內循環,經濟規模越滾越大、越排越前,科技進步迅速,產業體系完備。待美國驚覺時已然摁不住中國的崛起態勢,惱羞成怒之下,試圖一手終結自己發動的全球化。
中國為何能在美國鼻息之下實現經濟發展?
得益於獨立自主的國家地位,矢志不渝推行改革開放,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持續發揮政府與市場這兩隻手配置資源的積極作用。加上中國人的勤勞和韌勁,特別是近三億農民工為經濟發展作出的巨大犧牲,他們默默趴在“世界工廠”的“地下室”中“叠羅漢、搭人梯”,讓中國年輕一代踩在他們的臂膀,從“世界大廈”的低層向上攀爬,站到更高的樓層,看見更遠的光景。
在美國掀發的經濟全球化浪潮中,中國乘風破浪的關鍵是堅守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以圖自立自強,為此無懼犧牲、前仆後繼。“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這就是歷史給予人們的啓示。
雲山(文化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