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幸福
這是一本關於人生終極追求——“幸福”的書籍。也許對於很多人來說,即使不知道幸福是什麼,即使不曾感受到幸福,似乎也能營營役役地生活下去。只是偶爾,我們會不禁自問,人生在世,為何而活?每天追逐着大多數人認為重要的事物,如功名、財富、事業……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嗎?如果他日願望成真,我們能為此而幸福嗎?幸福能持續多久?
本書的作者沙哈爾教授,在十六歲時已勇奪全國壁球冠軍,可謂人生大贏家,出道即巔峰。按常理,如此前途無量且舉世聞名的成就理應能帶來長久的幸福,可事實上,名滿天下只能帶來短暫的快樂,並不能讓人感受深遠的幸福。所以作者不斷思考、閱讀和研究,也從生活中學習和感悟,逐漸創立了這套被譽為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學科——從幸福到更幸福的心理學,由此引領人們重新認識幸福。
作者對幸福的定義是“快樂與意義的結合”。快樂是現在美好的時光,好比當下利益;意義來自於目標,猶如未來利益。書中把人生對這兩種利益的追求程度劃分為四個象限,從而界定四種不同類型的人生,分別是:只着眼未來而犧牲眼前快樂的“忙碌奔波型”、只着眼當下快樂而無視未來的“享樂主義型”、對一切失望並無所追求的“虛無主義型”,以及為未來做有意義的事和感受當下快樂的“感悟幸福型”。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和“先苦後甜”大概是無數人的座右銘,雖然可以幫助人們取得世俗的成功,卻未必能帶來幸福。書中認為,這種人生觀屬於忙碌奔波型,只為未來而活,即為了明天的利益而犧牲眼前的快樂。生活中也有些人盲目放縱自己,只為現在而活,不為將來努力,是只顧眼前快樂的享樂主義型,享樂帶來空虛。匈牙利心理學家米哈里 · 契克森米哈賴曾說:“人類最好的時刻,通常是在追求某一目標過程中,把自身實力發揮得淋漓盡致之時。”沒有挑戰和目標的人,自然無從感受背後的幸福。生活中另一類人,並不為現在或未來而活,而是活在過去的虛無主義型。作者所提倡的感悟幸福型,則是同時活在現在和未來,即既朝着目標進發,又享受現在所做的一切。
當然,對於“幸福”的定義,或許每個人都不盡相同,每個人心中有都有不同的幸福模樣。這本書可能不是來教我們“幸福是什麼”,而是在吿訴我們幸福不是什麼,它不是物質和財富的堆疊,不是名成利就和家財萬貫的狀態,不是世界冠軍的光環人生,不是得到無窮無盡的東西,幸福無處不在,來自於我們此時此刻的真實感受和未來意義。誠如譯者也在後記中提到的那樣,“幸福是一種能力,可以通過學習和練習獲得”,幸福是一種感受的能力。
不被明日的目標折磨今日的自己,不因今日的享樂窒礙明日的夢想,幸福可能就在我們這每時每刻的經歷中。不要等生活來取悅我們,而是我們在生活的微細中發現和感受幸福。
李芷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