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時代的“應景之作”
《瘟疫之夜》是我今年最期待的書之一,拿到書一翻開就看到作者在扉頁上引用了托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中的一句話:“大禍臨頭之時,人的內心總會響起兩個同等強烈的聲音:一個聲音理智地說,人應該考慮自己處境的危險和避免危險的方法;另一個聲音更理智地說,要預見一切和逃避大勢非人力之所及,面臨危險時還是別去想它,否則太痛苦,把眼睛閉上,多想想快樂的事為好。”
《瘟疫之夜》是一部以瘟疫和隔離為背景的小說,一九〇一年的春天,在作者虛構的奧斯曼帝國的其中一個與世隔絕的小島——明格爾島爆發了瘟疫。島上的居民幾乎由希臘東正教徒和穆斯林組成,故事的所有重要角色均為虛構,比如主角之一、穆拉德五世的女兒帕克澤公主,該公主的丈夫努里醫生、公主的侍衛卡米爾、卡米爾的妻子澤伊內普等,而帕克澤公主的兩位不在島上的姊姊、奧斯曼蘇丹哈密德二世卻都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土耳其作家奧罕·帕慕克在這部新作裡,再次玩起了令人會心的敘述者把戲,狡猾的他拒絕成為這個故事的敘述者,把書寫的權力移交到一名虛構作者、歷史學者米娜 · 明格爾麗手中。這本歷時五年完成、長達六百頁四十萬字的書中,讀者可以看到真實歷史的輪廓,也可以看到現實生活的縮影,正如本書序言所說的:這既是一部歷史小說,也是一部以小說形式書寫的歷史。
瘟疫作為一場緩慢改變着城市與居民的災難,撕開了一道歷史的裂隙,而生長於裂隙中的種種變革,才是小說更為關心的問題。《瘟疫之夜》像攀附在歷史的參天大樹上的藤蔓,繞來繞去地回應着環地中海地區甚至整個世界的歷史進程,它既參考了真實的歷史事件,亦為故事的發展增添了扣人心弦的懸疑情節,瘟疫和謀殺同時發生。找真兇,也找歷史的真相。它所融入的歷史性、社會性,即使不是在疫情當下的時代,也值得我們珍視。
此書的成功之處,在於對瘟疫流行時眾多要素所起到的作用的深入呈現。比如,書中用很大篇幅講述明格爾島當地最高政治領袖薩米帕夏的行事方式,記述他的種種決策過程,而每一個決策幾乎都牽扯到他對奧斯曼帝國政治運作方式的理解,對周邊大國在島上企圖的判斷,對島內政治、宗教勢力的分析,對個體、人物心態的了解,甚至也包括薩米帕夏本人行政方法論上的好惡和取捨。薩米帕夏的決策不僅依賴他的秘密警察團隊,還有他的情人在有意無意間提供的坊間流言,形成了一套近乎現代化輿情機制的系統。
在與疫情依然共處的今天,此書讓許多讀者認為是“應景之作”,但據帕慕克所言,此書他醞釀了四十年,他一直在思考一部以瘟疫流行為背景的歷史小說。各種文明對抗瘟疫的行為發生了變化,他想在小說中對此進行考察。帕慕克說:“西方人說穆斯林沒有採取太多預防措施,因為他們是宿命論者。我想問他們:為什麼這麼說?靠着這句反駁的話,我構思了一本小說。通過這類或那類沒有採取隔離措施的人,我也在思考在這個意義上國家的僵化或崩潰。”
當帕慕克開始寫這本書時,新冠疫情尚未爆發。在大爆發開始後,他幾乎推倒重寫了作品百分之八十。他說,為了不抄襲,他在書中盡量減少了這次疫情期間發生的事件,“在瘟疫爆發後,我思考死亡的問題,也思考了商人、宗教人士和世俗主義者對於大流行病的反應,以及在科學前線的人的鬥爭和矛盾。人類最近十年的隔離是如何進行的,人們如何反對隔離,他們如何反抗,這個話題開始引起我和全世界的興趣”。
花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