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行為異常的糾正
兒童不是成人的縮小版,其神經、精神、行為、習慣、文化和社會禮儀千差萬別。認識兒童的行為異常,並且予以正確引導和必要的糾正,家庭、社會、兒童健康和教育機構義不容辭。
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有:反芻,特點為食物不斷返流回口腔,反覆咀嚼吞嚥,導致體重下降。如果排除了賁門鬆弛和幽門通道不暢,強化正確飲食行為訓練可以糾正;異食癖,是反覆長期食用非營養物質,如石膏、木炭、泥土、羊毛等。品嘗食物體在嬰兒階段是正常的,但是發生在兩歲以上兒童身上被視為病態,多與智力發育遲緩、缺乏關愛、孤獨症、低社會階層家庭或鉛中毒、缺鐵性貧血、腸道寄生蟲有關;五歲以上每周尿床兩次,連續三月以上診斷為遺尿,原因有遺傳、精神心理、創傷經歷、泌尿系統先天畸形或感染、糖尿病等。功能性遺尿糾正方法是沒有尿床給予獎勵,睡前排空膀胱,調校鬧鐘定時喚醒,用尿床報警器,和用丙咪嗪等藥物治療;習慣性擦腿和夾腿動作,是兒童摩擦下體,觸碰生殖器。首先家長要消除恐懼心理,這只是兒童的遊戲,與性意識無關。尋找和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治療蟯蟲病,清潔外陰,不穿過於緊身的內褲。而且,不要責怪患兒,可以使用玩具或其他方式轉移兒童的注意力,培養孩子形成上床即睡、睡醒即起的睡眠習慣。
另外,兒童睡眠障礙與成人不同,可以導致白天過分困倦、情緒異常或易衝動、注意力不集中。預防方法,是讓父母知道兒童正確的睡眠習慣。如四至六月大嬰兒,在昏昏欲睡但是仍清醒時放到床上,避免睡眠時對父母在場的依賴,培養嬰兒自我安慰能力。養成規律上床時間,睡前不做激烈刺激興奮活動。不要上床睡覺時感覺飢餓、保持兒童睡房安靜黑暗,溫度合適,不在兒童臥室放電視機。
培養正常就寢行為,可用催眠的特定玩具、寢具等。兒童每日睡眠需要九小時,睡眠異常還表現為夢魘、肌肉抽動、夜遊症等。晚餐避免飲蘇打水、咖啡、茶和吃巧克力,盡量不用安眠藥物幫助入睡。
兒童異常行為還有撞頭、劇烈搖晃身體、吮吸或咬手指、拔頭髮、磨牙、重複發音、吞嚥空氣、面部或四肢肌肉反覆抽動等,這多發生於孤獨症兒童身上;二至五歲兒童撒謊,不是品格問題,而是這個年齡段兒童分不清楚現實與動畫故事或童話,把虛擬與真實混淆。在兒童說謊時,家長和老師只要講清楚虛擬與現實的分別即可。
兒童行為異常糾正的原則是,首先一定不要訓斥,那樣會強化行為異常。當異常行為有改善,及時表揚和獎勵。大部分兒童行為異常隨着年齡長大,會逐漸改善。家長發現孩子行為異常時,應當看兒童保健醫生,正確判斷異常的性質,針對具體問題,給出糾正方法。
徐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