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品味,壞品味?
在飛機上,看了《Listening to
Kenny G》,倦意全消。還記得自己的中學時代正是Kenny G的全盛期,他的專輯大賣名利雙收,成為Smooth Jazz的掌門人。我也趕潮流買了,真心覺得他幾首名曲很好聽。後來大學開始認真接觸爵士樂,對Kenny G的音樂就開始有了不太一樣的判斷,那時候很多爵士樂迷甚至把他拿來當笑話看。
這部由Penny Lane執導的紀錄片,不但重新喚醒我輩過去聽Kenny G音樂的許多情感與記憶,導演以詼諧挑釁兼具的方式重新審視這位薩克斯風手的故事,看到他面對鏡頭樂觀自信的豁達回應,我可能不再喜歡他的音樂,卻很難討厭他這樣的一個人。片中提到Kenny G的音樂在中國大紅的那一段特別逗趣,還訪問了中國音協一位老先生分析Kenny G名曲〈Going Home〉的五聲音階特性,如何與中國音樂特別契合,而這首曲子後來更成為中國無數店家的打烊曲——恰巧的是,當天我下機時機艙內傳來的,竟就是〈Going Home〉。
這部紀錄片,還讓我想起曾讀過的一本書《好品味,壞品味?一場拆解音樂品味的聆賞實驗》,作者Carl Wilson身為靠“品味”吃飯的專業樂評人,卻逐漸對“品味”感到好奇:品味如何形成?如何運作?為何大眾品味似乎與所謂“文化菁英”間存在巨大的差異?為了解答這些問題,他決定認真聆聽一部廣受大眾喜愛,卻令他厭惡的音樂作品,並深入研究其表演者,看看他是否會因此愛上這部作品,並且開始欣賞他原本厭惡的這名音樂人,從而動搖他的“品味”根基。他所選擇的,是他最知名的同鄉、在加拿大擁有民族英雄地位的天后歌手Celine Dion,拿來與Kenny G對照,格外有意思,強烈推薦該部紀錄片與此書給那些自認品味不凡的人讀一讀。
子 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