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緯”之前
《北緯二十二度咖啡店》是兄弟班藝術會數度重演之作,該作最初在曉角劇社合作與支持下,於澳門基金會“市民專場”首演,其後又在佛山演出,出版原聲音樂CD,並與咖啡店合作推出以“北緯二十二度”為名的掛耳包,是澳門少有的,有意識作品牌化的劇場製作。
不管在歐美或華人社會中,音樂劇可說是最受大眾歡迎的現場表演。這種從十九世紀輕歌劇、漫畫歌劇、滑稽歌舞表演、諷刺短劇等綜合演變而來的劇種,一開始就擁抱大眾,以娛樂大家之姿問世。到八十年代,音樂劇商品化或作為文化觀光一部分的特徵愈來愈明顯,但凡希望與大眾市場接觸的藝文活動,音樂劇都是最容易被想起的一種。
作為與流行文化緊密結合的一種舞台藝術,音樂劇也許亦是大部分劇場人、表演者的舞台夢之一。在還未流行講“文創”的九十年代,澳門業餘戲劇工作者就開始了音樂劇的旅程,與剛剛開始受注目的澳門流行音樂發展同步前進。起初是很多戲劇演出都會找專人創作主題歌曲,後來又在演出中加入演唱部分,一些青年劇團如晴軒、慈藝、朗妍在極有限的經驗與資源底下,製作了多部澳門早期音樂劇創作。一九九三年,朗妍的《暖毛毛》在當時的演藝學院大樓演奏廳演出,演奏廳變成了一條“暖毛毛村”,今天演出的話會被冠以“沉浸式”名堂。該劇原著是香港編劇家陳敢權的作品,在許國權的改編、導演,本地資深音樂人黃均鎏與他的填詞班學生合作下,變成了一部澳門戲劇史上少有的小劇場音樂劇。另一部更受注目的演出,當數慈藝及晴軒兩劇社合作的《陽光拍子機》,當時該劇以“首部原創歌舞劇”為宣傳語,許國權編、導,音樂團體“音樂力量”的何嘉偉、張家豪等負責音樂部分,在綜藝二館連演五場,成為一時話題之作。
(“北緯二十二度”及其他 · 一)
踱 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