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錢活經濟
慣常光顧的茶餐廳,看來生意也恢復得七七八八了,能撐得下來,實在不容易,鄰近先後關門大吉的食店,五根指頭數不完。
在疫情剛過、能恢復堂食的時候,第一時間吃個暌違四十多天的早餐,早上八時剛過,店內無人,店員都站着,見有客人,第一時間招呼,不問可知,在下是第一位來光顧的。然而,它開店的時間是早上七時半,已耗費了半小時的燈油火蠟,方能發市。
現在,情況確是好多了,同一時段到茶餐廳,已經找不到座位,顧客坐得滿滿的。店員忙個不停,準繩落單、清理枱面、執拾座位、傳送食物……有事可忙,表示有生意可接,他們也常說,寧願走動,也不想呆站。
希望這家店子的好勢頭能持續下去,各位街坊熟客多點幫襯,為小城經濟作出貢獻,自己也能有啖好食。
經濟不明朗,對任何行業而言,都是挫折。別無他法,咬緊牙關,硬熬過去。日子走着,人心浮着,消費膠着,社會的氛圍像有種滯膩感,民眾生活作息其實大致正常,但卻有“放不開”的怯弱感,老覺沒能暢快的活着。
說得有點虛幻,拿消費舉個實例。這波疫情過後,大家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但似乎除了生活必要開銷外,其他商品,能不買就不買,要買也盡量挑價錢相宜的那些,質量不在考慮之列。所以,政府這一輪的消費券,可以帶動的消費力,還真看不出個樣子來。這不是政策的問題,而是民眾對現狀的不安心,寧願把錢放到最後,以防有任何閃失,這錢可以拿來救命。
生活越發千瘡百孔,能無穿無爛地活着,真是感激不盡。大家能消費要盡消費。不掏錢出來,口袋裡哪有空間容納更多的錢?
彭海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