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2年09月12日
第B12版:教思
澳門虛擬圖書館

情緒教育最佳導師——家長

情緒教育最佳導師——家長

現今世代的孩子,大部分都是聰明伶俐,習慣手腦並用,既敏捷又醒目。他們可能從小就接觸電子用品,尤其是手提電話,即使兩、三歲的幼童也隨時央求父母給他們手機,只要一機在手就會安靜下來,爸媽也得到一時的安靜。可是,為人父母的都深知,這樣的教育不是最佳方法。一旦孩子得不到所要的,就會大發脾氣,這時候正需要我們以耐性去陪伴子女成長。

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健康快樂地成長,但除了養育孩子,使他們有個溫馨的家,營養豐富的食物,生活得平安溫飽,在孩子的情緒、社交和個性發展中,家長還可以發揮最佳的情緒教育作用。以下是四個有效的育兒過程:

首先,培養孩子的“成長心態”: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Carol Dweck的研究指出,擁有“成長心態”的孩子,相對於有“固化心態”的孩子,前者更認為可以透過不同的經驗和努力,令自己進步和成長,而後者則認為個人能力主要是天生的,很難改變。因此,在面對挫折和遇到不愉快事件時,“成長心態”能讓孩子明白自己可以透過運用情緒管理的技巧,幫助自己平復心情及使情緒恢復平靜,而“固化心態”的孩子則會對抗着,使情緒一發不可收拾。

其次,家長要充當着孩子的行為模範,因為孩子是經由觀察模仿而學到新的行為模式,在情緒管理中,即使孩子知道有其他的方法,他們仍然揀選父母常用的模式去發脾氣。因此,要求孩子做好情緒管理,當家長感到情緒不穩時,也需要以適當的方式去表達,正確地運用合理的情緒管理技巧來調節自己的情緒,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還要給孩子傳授調節情緒的技巧。

第三,當家長自己出現負面情緒時,懂得運用合適的情緒管理技巧來調節自己的情緒;同樣,在孩子情緒波動時,讓孩子也可以運用家長所做的情緒管理技巧來幫助自己處理情緒。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樹立行為模範來讓孩子觀察外,亦可以向孩子教導及示範如何運用不同的情緒調節技巧,而非在孩子出現激烈情緒時,才指責孩子不懂得控制自己。

最後,引導孩子自我調節,當孩子感到不開心、出現負面情緒時,很多時都不能想起自己所學過的情緒管理技巧,因為思考所需要的理智,已經被當時的情緒所淹沒。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先安撫孩子,再提點他所學過的技巧,並與孩子一起做,例如:深呼吸、洗個臉、想想其他開心的事情,也可提醒他暫時離開現場等,引導孩子慢慢地調節自己的情緒。

例子:一位單親母親因經濟壓力透不過氣來,時常鬧情緒,她的兒子沉默寡言,足不出戶,時常逃學,經常向母親發脾氣。母親知道兒子受到自己影響,決心找心理醫生及社工幫忙,學習幾個疏導情緒的方法,回家與兒子一起練習,並告訴兒子自己的痛苦,請他與自己一起面對困難,互相扶持,彼此體諒。後來,十五歲的兒子開始改變,並與母親合作。

我們作為家長,要緊記:教養的關鍵在於聆聽、溝通與陪伴,其中不可缺少的是付出真愛和恆久的忍耐!

文 文

2022-09-12 文 文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14568.html 1 情緒教育最佳導師——家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