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2年09月07日
第C08版:鏡海
澳門虛擬圖書館

言說與破碎

言說與破碎

——讀葛綠珂的〈紅罌粟〉

美國詩人葛綠珂獲得二○二○年諾貝爾文學獎時令不少專家感到意外,可謂是黑馬中的黑馬。即使她的詩在北美極受歡迎,而在獲獎前她在華語圈不甚有名。好幾年前在三藩市大學參加詩歌活動,活動完結後便立刻去著名的城市之光書店樓上的詩歌房間,葛綠珂的詩集擺滿了一個書架的其中一層,連艾略特或辛波絲卡都沒有這種待遇。

我翻開葛綠珂的The Wild Iris,坐在詩歌房間的椅子上,不一會兒就舒適地讀完了。這本詩集裏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詩作是“The Red Poppy”,拙譯如下:

紅罌粟

這偉大的事物

並不具有

才智。感覺:

噢,我有它們;它們

主宰着我。我有

一個主在天堂

叫做太陽,我為他

綻放,給他看

我心中的火,火

就像他的此在。

如此光輝不是一顆心

又是什麼?哦,我的兄弟姊妹,

很久以前,在你們成為人之前,

是否也曾和我一樣?有沒有

允許自己

綻放一次,以後不再

綻放?因為在真理中

我在言說

像你言說。我言說

因為我破碎。

這首自由體詩作的形式和內容並不難理解,斷行和跨行都經營得頗有心思,意象方面具象不足而抽象有餘。它一方面頗有引人深思的哲理意味,另一方面又有較多陳腔濫調式的語句,因此略顯囉嗦,例如“火/就像他的此在。/如此光輝不是一顆心/又是什麼?”、“因為在真理中/我在言說/像你言說。我言說/因為我破碎。”這本詩集的點題之作“The Wild Iris”也有相同的特點。後來陸陸續續在紙本或者網上讀到葛綠珂的詩作,但是總的來說,我對她的詩的印象都大致停留在〈紅罌粟〉上。

也許並沒有我們對許多現代詩的印象那樣深奧玄妙,無論我們怎麼說她的詩抽象先於具象、詩質不足、哲理通俗、脫離現實等等,我們都不得不承認她的詩有種近乎赤裸的真誠。她在跨越文本中創造的自我,尋找文本之外的真我,而她明知這個真我是破碎的,正如她在詩末所言:“我言說/因為我破碎”。

世界上只有極少數詩人願意或可以做到這一點,例如奧登也要到接近晚年。這些詩人的取徑各不相同,與奧登不同,葛綠珂所走的路偏偏不是能取悅絕大多數詩歌讀者的,而且令世界各地不夠熟悉她的讀者兩極化。也正因如此,若以各種各樣的標準去評價她的詩,或者讀者不能夠褪去由自身的語境所創造的自我,就難以完全進入她的詩歌世界。對於她的詩,全盤接受或斷言否定,兩者只能選其一,包容性和排他性同樣強大。

宋子江

2022-09-07 宋子江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213671.html 1 言說與破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