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人臉識別確保疫下安全作業
南沙港四期碼頭主體結構完工
【本報記者廣州電】新一輪新冠疫情下,廣州港積極防疫的同時取得不少新成果: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的南沙港區四期工程,其水工主體結構全部完工;而南沙港區亦正式啟用人臉識別防疫管控新模式。
自動化碼頭新進展
疫下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工程十二個駁船泊位和四個工作船泊位,近日順利完工。該碼頭集全球新一代物聯網感知、大數據、雲計算、5G等先進技術為一體,打造全球首例“單小車自動化岸橋、北斗導航無人駕駛智能集卡、堆場水平碼頭佈置、港區自動化”模式,為自動化碼頭建設發展提供的一套“廣州方案”。
南沙港四期工程擬建兩個十萬噸級和兩個五萬噸級集裝箱泊位(結構按靠泊十萬噸級集裝箱船設計),配套建設十二個兩千噸級駁船泊位和四個工作船泊位,全部由中交四航局承建。項目總投資六十九億七千四百萬元人民幣,泊位總長度二千六百四十四米,設計年通過能力為四百九十萬標準箱。
南沙港區四期項目建成後,廣州港南沙港區每年集裝箱吞吐量預計可超過二千四百萬標準箱,位居全球單一港區前列,並將成為泛珠三角經濟腹地全面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出海大通道。
防疫新模式減傳播
南沙港區本月十一日啟用人臉識別防疫管控新模式,可在三至五秒內完成人臉識別、測溫、穗康碼、核酸碼校驗“四合一”,實現集卡司機“非接觸”進出閘作業,提升集卡通行效率,全力保障港口物流供應鏈暢通。
根據最新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廣州港拖車營運平台於三月廿三日發佈關於南沙港區碼頭啟用人臉識別進出閘的公告,加強與集卡司機溝通銜接,積極推進南沙港區一期、二期、三期集裝箱碼頭進港作業人臉生物特徵識別的啟用工作,優化港區進港車輛作業體驗,全力營造安全、有序、健康的港區作業環境。
人臉識別後,無需像過往拿取身份證刷卡進港,系統能自動關聯司機備案身份信息、穗康碼、核酸情況等數據,系統後台自動分析是否存在異常情況,提示管理人員防止非綠碼和體溫異常人員進港。人臉識別測溫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聯動以來,有效減少人員接觸造成的病毒傳播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