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根 · 蒙斯圖爾特的虛構日記
日記是虛構的,主人公洛根 · 蒙斯圖爾特也是虛構的,他漫長的一生卻抵達了真實。“威廉 · 博伊德讓讀者確信自己讀到的正是一個真實、有缺陷、邊緣化的角色,飽經二十世紀歷史中的惡意和反覆無常的創傷後,內心只剩無盡的秘語”。有熱心的讀者在這本七百多頁的日記體小說中認真做了計算,近四百萬字中提到“無聊”三十二次(其中十次在中學時期),提到“謊”四十七次,提到“酒”四百〇八次。《凡人之心》常讓我想起卡爾 · 奧韋 · 克瑙斯高,這類作家是否腦袋裡都裝了太多數字、聲音、氣味和物品名稱,無法捨棄它們,所以才會轉向一種特殊的文體,以便容得下無數細節。尤其是一本日記體小說,更要放棄結構,要依賴很多乏味的片段、隨機的擺動,才能支撐起那種自發性的敘述,簡直是堂而皇之寫一些很廢的話。我們總盼着通過文學抵達“更高的真實”,其實文學也抵達“更低的真實”,它比我們直觀感受到的更粗糙、更混亂,這種“更低的真實”就像高清鏡頭一樣,讓人不敢直視自己的臉龐,因為太過細節。
此書的作者威廉 · 博伊德,是與麥克尤恩、巴恩斯齊名的英國國民作家,一九五二年出生於加納,畢業於牛津大學耶穌學院,著有十六部長篇小說以及多部短篇小說集和劇作,曾獲毛姆獎、科斯塔獎、惠特布萊德小說獎、約翰里斯獎、《洛杉磯時報》圖書獎等多種文學獎項。《凡人之心》採用第一人稱日記的方式,以年份為單位、重大歷史事件為篇章,給讀者描述了一個“不存在的作家”——洛根 · 蒙斯圖爾特在二十世紀中豐富、離奇的一生,正因為他度過了那樣的一生,才有底氣在八十多歲時對年輕人說:“我倒要看看你們有誰能過上我這樣的人生。”
小說以洛根個人的生活經歷串連起二十世紀社會的歷史,記錄下生命中最重要的主題:愛與憐憫,激情與背叛,謊言與夢想,失去與惦念,乃至消隱與死亡。洛根在倫敦初出茅廬,與伍爾夫、伊芙琳 · 沃一同探尋文學的靈感。在爵士時代的巴黎,與喬伊斯、畢加索共赴流動的盛宴。在西班牙內戰中,與海明威搭檔採訪冒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伊恩 · 弗萊明招募為間諜,又在異國他鄉突遭背叛。在紐約,作為藝術品商人,經歷風起雲湧的先鋒藝術運動。洛根的一生和同時代的弄潮兒多有交集,幾乎遊歷了世界各地,但和我們一樣,他也是平凡的人,在追求幸福時也犯下了各種錯誤。
相對於自傳和回憶錄等文學形式,日記體小說明顯更難寫得好且真實,作者得是全知全能的,是掌控整部小說走向的掌舵手,但主人公在記錄每句日記的當下,對未來只能是未知的。“對我來說,技術上的挑戰是在充分了解未來會發生什麼的情況下,再現這種對未來生活的天真無知”。博伊德說,他在這本書構思之初就決定以日記形式來寫了,背後的目的是試圖重現一種模範人類生活的隨機性特質:充滿興奮、無聊、幸福、悲劇、荒謬的生活,絕無“後見之明”,生命是如何被意外性和偶然性塑造的,實際上也是每個人正在經歷的。
洛根自己的生活,正如他在日記中記述的那樣,也可以是每個人的生活。但人老了的時候,真的太悲涼了。
花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