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優化教育促生育
本澳去年新生嬰兒按年減少五百多名,低出生率引起社會關注。菜農子弟學校校長王國英表示,近年出生率呈下降趨勢,是受疫下社會經濟環境所影響,有必要推進經濟復甦、促進就業,利用深合區平台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並優化教育及親子環境等,加大年輕夫婦的生育意願。
教學質素難保證
王國英指出,長期處於低出生率,會令社會加速老齡化,社會生產力逐漸短缺,撫養比率大大上升,隨之面臨種種發展問題。站在教育的角度,最直接影響學校是收生問題,本學年因幼教一年級學生減少約五百人,全澳K1已減少十多班,班數不穩影響學校的整體規劃,難作長遠部署。若出生率再下降,會衝擊到學校收生,尤其弱勢學校面對收生考驗及面臨縮班危機,影響到人員配置、教師隊伍的穩定性,教學質素難有保證,教學改革亦受影響。
疫情經濟影響大
近年出生率下降,有意見認為是傳統觀念下的生肖迷思。他表示,疫情下的社會環境很影響出生率,回顧非典期間甚至之後的幾年出生率都較低,是與經濟及疫情有關,不一定受生肖影響。即使在疫情後,出生率也要隨經濟的恢復,需要一段時間,才令更多年輕夫婦提升生育意願。其估計新冠疫情影響大,低出生率的周期或更長。
對於鼓勵生育的政策,王國英認為年輕一輩學歷水平較高、規劃較長遠,一些獎勵金、津貼作用不大,年輕人對前景的考慮更大。政府宜改善經濟單一,保障居民就業,並藉深合區平台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創造更大的發展機遇。同時改善教學及親子環境,在這段時間思考如何優化教學空間,加快推進新城A區教學用地的建築規劃,並透過穩定且具前瞻性的教育政策,令家長安心子女的教育,或會考慮生兩孩甚至三孩。亦要增加親子空間,增設更多休憩區特別是室內設施供使用,令社會的親子氛圍更好,促進生育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