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解憂
據研究,生活在都市的人,杏仁體反應較高,意即面對壓力的時候,反應會更加激烈。
噪音、狹窄空間、快步調、高生活成本,都是使人陷入憂鬱的刺激來源。要做到陶淵明所說的:“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無疑是相當困難的事,千年前的大唐長安都有“長安居,大不易”之感慨,何況身處這個便捷的時代。只要訊號所及,煩惱隨時都能用5G的速度纏上身,因此親近大自然儼然是陶冶身心的最佳良藥。
先前疫情漸漸嚴重,一些地方連餐廳都不開放內用,大家只能在家修身養息。一開始倒覺得多了大把時間,可以待家悠閒讀書,不過陽光照得太少,容易讓人生厭,因為曬太陽可以抑制腦神經細胞突觸對血清素的回收,提升血清素功能,有益穩定情緒。所以處於日照短少的北歐國家,雖然社會福利健全,國民生活水平高,卻有“季節性情緒失調”的困擾。這種俗稱為“冬季憂鬱症”的病,除了會讓人情緒敏感、意志消沉,更嚴重的,甚至無法下床活動,產生極強烈的厭世感。
幸好,雖然被困在家中,還是能從窗外看見充足的陽光,但時日一久,慢慢對一直鎖在小小空間裡感到厭煩。
隨後疫情趨緩,出行也放寬,總算能背上行囊上山,逃離塵世。
到了訊號鞭長莫及的山林,果然整個人一掃病懨懨的頹樣。山、風、陽光如一劑營養素,打進循環都市廢氣的身體,將人徹頭徹尾洗滌一遍。
見青山重巒疊嶂,白日碧空,浮雲優遊,心頭如天開闊,才真正得到浮生半日閒。正如孟郊詩云:“山中人自正,路險心亦平。”
晚上選定地點扎營,沁涼山風吹來,好不暢快,因走山路堆積的乳酸,也不顯得疼痛了。
樂 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