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12月10日
第C07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古今亂炖)有趣快樂的學術論文寫作

有趣快樂的學術論文寫作

近兩年半時間專心學術研究與寫作的經歷,我得出一個結論:寫論文其實可以是一件有趣快樂的事情。

估計會有不少朋友對此持懷疑、腹誹、反對的態度。其實,擱幾年前,我自己先就不能相信這說法。年輕的時候,面對大量原始材料,閱讀前人深奧晦澀論著,靈光乍現,獵狗般搜尋相關資料,蜜蜂採花釀蜜般醞釀自己觀點,作邏輯推繹,理出寫作思路,謀篇佈局,推敲字句……寫作一篇學術論文的過程,情緒在迷茫、興奮、徬徨、苦悶、欣喜、絕望、慶幸、緊張、刺激之間不斷切換,大有廢寢忘食、三月不知肉味的況味。論文完成之時,人就像脫一層皮,形銷骨立,身心疲憊,需要休息好長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元氣。

有人把王國維《人間詞話》引用古人詞句形容的人生三境界說,借來比喻治學過程,“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夠生動,夠傳神,但是不夠細緻,不夠曲折。寫一篇學術論文,內心的焦慮、煎熬、興奮,往往是千迴百轉的,遠不只兩三個回合。

但是我保證,如是說,決不是矯情,更不是凡爾賽,這是我真實的感受。知天命之年,已經懂得“修辭立其誠”的道理,沒有打誑語的興趣了。

用旁觀者的眼光看,的確是不容易。教書的工作,並未因疫情、年齡而有所減少,平均每周有十多節課;授課對象,有外國學生,也有中國學生,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授課方式,有線上,也有線下;講授的課程,也五花八門……吐個槽說自己整天忙得像個陀螺似的,不能算誇張。

(三之一)

亞 瑟

2021-12-10 亞 瑟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61496.html 1 (古今亂炖)有趣快樂的學術論文寫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