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的腳氣
從《腳氣帖》的原文分析,蔡襄的病原本不輕,搞得他差點行動困難。作品寫於他“知天命”之年,朝廷以高官之職召還京,他推諉的主要理由就是身體抱恙,具體表現就是“腳氣發腫”。其實,蔡襄只活了五十五歲,晚年一直受足疾困擾,多次在書信中說“足膝日甚”,恐怕正是帖中所謂的“腳氣”病。
有人說,腳氣病就是“香港腳”嘛,怎麼就如此嚴重,導致連官職都不要?
大錯特錯!此腳氣與彼腳氣截然不同。腳氣又叫足癬,是致病真菌感染足部所引起的。腳氣主要病原菌是紅色毛癬菌,另外,還有絮狀表皮癬菌、石膏樣毛癬菌和玫瑰色毛癬菌等。其臨床表現為腳趾間起水疱、脫皮或皮膚發白濕軟,也可出現糜爛或皮膚增厚、粗糙、開裂,並可蔓延至足跖及邊緣,劇癢可伴局部化膿、紅腫、疼痛,甚至形成繼發感染。當然,輕者可僅表現為皮膚瘙癢和有異味。
腳氣病,則是一種由缺乏維生素B1引起的疾病。維生素B1即硫胺素,是糖代謝過程中的重要成分,對神經傳導有直接作用。早期腳氣病症狀缺乏特異性,如胃納欠佳、腹部不適、便秘、易激動、煩躁、易疲勞、記憶力減退、睡眠障礙等。似乎這沒有太多特異性。以後,隨着病情加重,病人心血管系統或神經系統的異常表現會很明顯。
現代學者認為,這是常見的營養素缺乏病。若以神經系統表現為主,稱乾性腳氣病;以心力衰竭表現為主,則稱濕性腳氣病。前者表現為周圍神經炎,感覺和運動障礙,肌力下降,部分病例有下肢姿勢異常或步態異常。後者則表現為軟弱、疲勞、心悸、氣急等,嚴重者爆發急性心力衰竭!
現代腳氣病對應的是英文醫學詞語“Beriberi”,由僧伽羅語引用而來,在僧伽羅語中是“不能”的意思,指為病重得不能做任何事。這種帶有異域氣息的病名,跟古代中國有交集嗎?
(三之二)
譚健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