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汶川大地震震中紀念館
二○○八年五月十二日發生的汶川特大地震,不僅令所有國人銘記,也令每年的五月十二日,成為全國“防災減災日”。汶川大地震震中紀念館,正是為了紀念這段慘烈的歷史而設。
大地震震中紀念館位於汶川縣映秀鎮,在前往紀念館的路上,一路山清水秀,遠處的摩天輪清晰可見,生活似乎安靜而平和,這一切與紀念館所見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紀念館選址在高於鎮中心約六十米的山崗上,由中國工程院何鏡堂院士主持設計,主體建築名為“裂縫”,寓意“將災難時刻閃電般定格在大地之間,留給後人永恆的記憶”。整個建築造型以植根於大地的手法,通過地面切割、抬起,形成自然契入山勢的地景式建築。下沉廣場黑砂岩的牆面上,鐫刻着一個個遇難者的名字,緩步走過,心情十分沉重。
紀念館有兩層,第一層展示的是大地震驚人的破壞和萬眾一心的救災,第二層展示的是災後重建的成果和地震的科學知識等。扭曲變形的建築物和支離破碎的交通工具,反映出大自然的災難面前生命的脆弱;而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的成果,則反映出中國人民的堅韌不拔和大愛無疆。
在紀念館看到的地震應急分級響應流程中,可以看出國家需要動用多少人力和物力應對大自然的災難。整個流程需要派出應急救援隊伍、先期處置隊伍、第一支援梯隊和第二支援梯隊,以第一支援梯隊為例,人員包括省(市)地震與火山緊急救援隊、國家地震救援隊、當地駐軍部隊、行業專業搶險隊伍、行業特種救援隊伍、當地醫院的後備醫療隊等。沒有強大的國家,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談何容易。
離去的路上,回頭看到震中紀念館的大招牌下,漁子溪農家樂的小招牌,感觸無限。無論如何,生活總是要在克服所有困難後繼續的。
楊 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