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必須防患於未然
至今的研究,對拖延症的成因尚未有很清楚的定論。其中的成因既可能是個體本身的內在因素,也有可能是來自外在的因素。外在環境的影響、任務的特徵,或個體的不愉快經驗,也有可能會形成拖延症。
試回想一下自身的經驗,在小時候的學習生活中,哪些作業是被排到最後才完成的呢?有部分人或會選擇先難後易,他們大多沒有拖延的傾向。有部分人會先選擇完成最容易的,然後將最難的放到最後,原因是可以預留更多時間去解決困難的問題。但選擇後者,更多的可能是因為怕困難和不太喜愛某一學科而故意放在最後。其實,這也屬於拖延的一種特徵。
友人A的孩子就讀小學四年級,是個安靜、智力正常和聽話的女孩子。但是A每天下班回到家(約六、七點)的時候,孩子總是在做數學功課,這種情況大約從孩子三年級就開始了。按道理,孩子下午四時便下課,在兩小時內應該都能完成功課的,但為甚麼非要等到吃飯前才完成呢?於是,筆者跟A說,嘗試去了解一下孩子做功課的規律,例如孩子每天做功課的優先次序,並且了解其中原因。
筆者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以及通過跟孩子交談,發現數學科的作業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壓力,而拖延是孩子唯一可以作出的“反抗”。孩子不喜歡或對某一學科感到恐懼或許有很多原因,可能是學科基礎不好導致成績不是很理想,從而長期處於“低成就感”的狀態,或是認為自己就是“失敗者”。逐漸地,導致孩子學習動機低下,甚至採取逃避的方法去面對。或許教師們會有“女孩子對數學的興趣都不大”、“數學基礎太差”之類的說法。但這些對幫助孩子學習,並沒有起到任何積極作用,而且成為了我們“無能為力”的借口。A孩子的個案或許不是單一發生的事件,但從中可為教育工作者帶來一些思考,究竟是甚麼原因導致學生選擇了拖延呢?是信心不足還是其他原因呢?找出原因才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學生信心不足,可能跟他們未能充分掌握任務的困難度有關。換言之,任務的難易程度既是因也是果,特別是數學科。所以解決學習的問題,宜早不宜晚!事實上,小學四年級學生所學的,對於以後的學業來說本身就是基礎。所以,或許要通過不同的方法,讓“失敗者”通過一些成功的經驗慢慢建立學習的信心。例如在作業佈置上,可以作業難易程度作區分安排。教師們或許會因此感受到工作量增多,但這也就是因材施教啊!這種做法只是短暫性的,只要學生一旦建立起學習的信心和動機之後,問題自然就解決。這類的介入越早進行則越快見效果。當然,教師們也可以通過教師的個人魅力,讓學生喜歡和願意跟隨學習。在不同的教育階段中,幼小的教師會比中學教師更多地對學生起着示範的作用。所以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特別是在小學階段,起了關鍵的作用。這是人之常情嘛,你害怕/討厭一個人,也不願意跟他/她學習了,對不?
上期指出拖延症不是一天形成的,因此有必要探究其中可能形成的原因,以防患於未然。筆者希望教育工作者們能夠共同關注拖延症的原因,學生在學校停留的時間佔了一天的三分之一,都是學習時間,也就是說,學校是學生獲取知識或是養成某些良好習慣的地方。孩子若天生都是自律的,教師也就沒有工作的需要了。所以請大家通力找找有效的方法,不要讓拖延症陪着孩子成長!
(正視“拖延症” · 三 · 完)
黃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