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9月23日
第C08版:演藝
澳門虛擬圖書館

寫在通宵之前……

新版的《北緯22度咖啡店》 即將到內地巡演

寫在通宵之前……

尼修斯

十月頭是藝團常常通宵的日子。澳門文化局的藝術節、“文化活動資助”及“文化藝術管理人才培養”年度資助,都在差不多時間收件了。在一定程度來說,年度資助掌管着藝團的未來生死。上年澳門基金會和文化局的部分資助分家,加上盛傳文化局的資助系統未來將改由文產基金掌管,多種未知數,令人心生擔憂。究竟藝術是否要文產化?未來的人員對澳門藝團有多認識?只是官僚地照本子辦事,不知實際情況,資助或會由推動力變成絆腳石。

曾經參與一個兩岸四地的劇場論壇,某地的著名藝團驕傲地表達這兩年獲得政府的資助倍增,證明作品被認可。另一個在不同地域的藝團發言時,表示自己辦團的方向,是希望自給自足,每年以減少多少政府資助而自豪。台下一片掌聲,觀眾已嗅到混有嘲諷的火藥味。平心而論,藝術需要認同,有人是渴求官方商界的賞識加上物質的獎勵,有人是追求觀眾安歌不停的掌聲,有人是自求我道,閉目享受藝術的揮灑。因為不同,才有舞台。

因所謂公平公正的鐵一般正確原則,政府面對着“不同”卻往往只能“同”一處理。文化局的年度資助在這幾年都積極地改進,例如在經費資助的拿捏、公佈結果的提前、電子化系統等等,都看到一定的努力,但面對急變的世界,各種“不同”湧現,又是否能緊貼文化的發展,有遠見地成為領頭羊呢?說到“不同”,筆者從劇場出身,便說說它的“不同”。

澳門戲劇歷史悠悠,聖保祿學院(即現今的大三巴牌坊,中國的第一所西式學校)在一五九四年創立,當時的學生課餘演的,估計是中國的首齣西方戲劇;而澳門的崗頂劇院建於一八六○年,是中國第一座西式劇院。屬於澳門的話劇藝術,始於上世紀四十年代,不少題材與抗日有關。澳門首個本土職業劇團——很多人以為是現在的戲劇農莊,其實是一九四二年成立的藝聯,當中包括居澳的香港及澳門藝人,藝聯留澳短短不足半年的時間裡,排演了多個大型劇目,之後轉往廣州及內地大後方,宣傳抗日救國。

進入五十年代,海燕劇社是澳門最有名的劇團,校園戲劇亦開始活躍,由上世紀七十年代到現在仍然活躍的曉角話劇研進社、澳門戲劇社便是由剛入社會的學生成立。到了八十年代,多元化的戲劇湧現,而本土原創劇本亦迅速發展,曉角是當中的領頭者,以戲劇反映現實。九十年代青年劇場冒起,當中不少是由大學生成立,加上民眾劇團的出現,隊伍迅速擴大。這些劇社的成員既有青年亦有長者,有學生亦有各行各業人士,社會參與度豐富。

在九十年代末的前後,每年有一至兩位劇場愛好者考進外地戲劇學院,其後澳門有不少中學生以劇場藝術為志願,選擇了這條絕不平坦之路。回澳的畢業生成立劇團,出現了非牟利全職劇團的新形式,估計這些全職劇場人員,有過百人之多。本澳的劇團大致可分為:一、專業型:成員大部分是修讀完藝術大學的青年,以全職狀態存在;二、半專業型的非牟利團體:業餘劇團發展成半專業狀態,活躍、生命力強。成員小部分是全職;三、業餘發燒友:在劇場上全心投入,但較少思考長遠的發展;四、愛好者:以藝會友。以上第一及二類聚集的是改變社會的力量,第三及四類聚集的是愛和社會歸屬的力量,四者互相協調。近年更有不少劇團向外闖,演出、集訓、參節、聯盟等,成為新一波的變化。

從以上看來,單一的資助系統,很難去協助不同的藝團提昇。藝團的性質差別越來越大,政府若繼續沿用過往只集中在項目的資助方法去處理,只會令有長遠發展目標的藝團難以發展,而一般的藝團也只能原地踏步。(上)

2021-09-23 尼修斯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45786.html 1 寫在通宵之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