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縫隙中相互連結的能量迴路
黃津珏的新作《迴路:亞洲獨立音樂文化地圖》,以自我民族誌方法書寫他與倫敦爵士後搖滾樂隊remiso,於二〇一八年在亞洲巡迴演出的經歷。阿珏厲害的地方是,這本書不只是單純的樂隊遊記,還揭露了經費限制下有趣的省錢攻略、隨機應變與文化碰撞。更有意識地通過該次有點克難的小型巡演進行田野調查,介紹幾個亞洲城市的獨立音樂生態,聚焦各地livehouse如何在摸石過河的狀態中“見步行步”。它們所在的城市地理上靠近,卻因應不同的文化政策、政治場域、經濟結構、宗教背景等等,發展出各具特色的生存策略。
例如香港的livehouse如何對抗瘋狂租金、如何應付牌照問題?台灣的勞動局如何影響外國演出單位進台、台灣“文化局”的補助金對獨立音樂有着怎樣的衝擊?在宗教右派的干預下,馬來西亞的獨立音樂如何自處?韓國在龐大的K-pop商業市場下,獨立音樂還有沒有立足地?還有我們的澳門從來不乏資源,可是又面對怎樣的文化難題?
阿珏來自香港,音樂圈中人認為他是社運人,社運圈認為他是藝術圈的,藝術圈覺得他是band仔,band仔認為他搞學術,學術圈又認為他是社運人……這樣被拒於眾圈之外的狀態,卻為他帶來難得的獨立和自由。二〇一六年他帶着當時的新書《拆聲》,來我書店做分享會,書中圍繞音樂、樂團生態、工廈社區及政府政策等。他集多樣身份、文化研究的底蘊,秉持持續不斷的發問精神,探討及評論不同議題,為讀者提供方向去聆聽具有溫度的香港,並且給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帶來新見解。
最有趣的是,阿珏點破亞洲獨立音樂生態與歐美地區早已自成體系不同,還在形成當中,加上相對弱勢,彼此關係反而純粹密切,除了營運上常互相合作,也關注同業發展上碰到的問題,互相鼓勵、參考。可以說,表面亞洲獨立音樂各自存在於不同地域,卻一定程度地共生着。獨立音樂長久以來在社會縫隙中生存,沒有資源沒有發展配套,民間自找方法,甚至為避開僵化制度而鋌而走險,卻更見堅韌頑強,彼此漸漸形成一道在地下汨汨流動,跨越地域、語言、政治和宗教建制,以及物質條件限制的能量迴路。
為本書提供代序的台灣學者何東洪,對迴路有進一步延伸:“迴路具有雙重意義。它是一系列交織的路徑,形態不一,也具多重面向與方向性。迴路也是一種抵抗的行動策略。迂迴轉彎、不必正面與宰制力量交鋒。如果我們依舊相信音樂的移動性感動力可以穿越民族國家、社會階層和資本所定義的社會關係的防禦邊界的話,那麼巡演、邊移動邊連結的足跡便有機會在自由、自治與平等互惠的社群間,打造出不一樣景致的生活。”個人認為,這本書不只適合關心獨立音樂的朋友,任何對獨立文化有興趣有關懷的人,相信都可以在書中找到相通之處。
子 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