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陀”幾時來?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貝克特在一九四九年寫下經典劇作《等待果陀》,劇中兩位主角一直等待着“果陀”。“
果陀”是誰?什麼時候來?從哪裡來?有沒有答應過會來?在重複而漫長的等待情節中,劇中人不知道,觀眾也只有發揮想像,自尋答案。
而這個缺乏“戲劇性”的戲劇情節,今天彷彿也發生在澳門劇場團體身上。自從新一波疫情爆發,文化場館隨即宣佈關閉,也掀起了繼去年初後,另一次取消、延期的浪潮。分別在於去年首次面對這樣的疫情,各行各業都一起停頓,人們對於要停多久還難以想像,而今年疫情來襲,政府就果斷決定進行全民核檢,強制檢查健康碼,關閉各種群眾的娛樂、文化場所等措施。
有了去年的經驗,大多市民都比較淡定。劇場界朋友還很樂觀地等待着八月十八日的來臨,因為最初根據政府的預計,如果疫情有所緩解,將逐步恢復社會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果然在十六日,就宣佈因疫情關閉的娛樂場所及文化場館於十八日重開。可是對劇場界而言,這個“佳音”還是令人焦慮的,因為演出場館只能供排練和內部錄影,觀眾進場看演出的日子,執筆時仍是“無期”。
在只有閉館日期,沒有觀眾進館日期的情況下,也不是每個演出都有條件改為錄製或直播形式,於是八月的取消、延期了。那麼原定九月要上演的呢?一檔又一檔已製作得如火如荼的演出,到底要改成錄製?還是直接取消呢?
延期跟取消實際沒有太大分別,因為很難讓全組演職員短期內找到檔期重組。而改為錄製的話,萬一錄好了,政府突然又讓觀眾進場看現場演出了,到時誰還有興趣在小小的電腦屏幕上看劇場表演?於是,只能待在“果陀”不知要不要來的虛無中。有時在茶餐廳跟其他食客距離不足十五厘米的情景下,荒謬感便更強烈。
踱 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