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與眼病
上初中的時候,某日學到南宋一章,岳飛抗金就是重中之重。歷史老師忽然問大家:“岳飛是民族英雄嗎?”課堂上頓時鴉雀無聲,我估計大家心裡都嘀咕:明明是抵抗異族入侵、收復失地的大英雄,大名已如雷貫耳,還用問嗎?
老師續說:“岳飛是英雄,但只是漢族的民族英雄。”後來,我們明白了老師的意思:宋朝時,漢民族是我們這個國家的主體(姑且把大多數人都想像成願意做宋朝的子民吧),而岳飛只是代表漢族和宋朝朝廷的利益,因此,他又是女真族(金人)的敵人。老師的潛台詞是,我們現在是個多民族統一的國家,中華民族裡既有漢族,也有其他少數民族。
中華民族這個詞出現得很晚,據說由梁啟超先生提出,大約只有一百年左右的歷史。在岳飛的時代,人們當然不可能有“多民族統一的國家”概念。女真族的後裔早在蒙古人征服中原後,就融入其他民族中去,包括漢族。而漢族又是千百年來各種族裔混血的結晶,它像一個雪球,越滾越大,越滾越雜。實際上,漢族人的血緣是很複雜的。漢族是一個文化概念、歷史認同概念,而不是人種學概念。但站在今人的角度,哪怕我們的DNA裡,有女真人的遺傳,也無法承認女真人攻滅北宋、入侵南宋是正義行為。
然而,即使是智勇雙全、視死如歸的岳飛,也有面對困境,不得不讓高歌猛進的征程戛然而止的時候,而且,壓力還不全都來自朝廷內外的敵人。岳飛在北宋末年投軍,農民、行伍出身,一步步靠戰功晉升到方面軍主帥,這種人在歷史上不多見。按《宋史 · 列傳第一百二十四》的說法,他“家貧力學,尤好《左氏春秋》、孫吳兵法”。的確,知識就是力量,也許這就是岳飛與普通軍士的不同之處吧?
年輕時的岳飛,不僅身手敏捷,而且視力極好,再加上難得有文化,於是在一群草包兵頭中,很快脫穎而出。
(三之一)
譚健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