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是一場無止境的修練
若套用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Herakleitus)的說法:“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去理解教育工作的話,教育工作者每天面對的教育場景是不斷變化的,就好像赫拉克利特所指的“第二次踏進河流”,我們接觸到的都不是第一次接觸的河水,而是另一波的河水了。此系列的對象雖然是教育專業實習生,但從這個角度去理解,我們需要以“永恆的實習生”的心態,去面對教學上日新月異的工作和問題,正如題目所言——教育工作是一場無止境的修練!
這個系列的重點放在最小的教學單位——每一節課去思考,跟我們常引用《道德經》中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沒有兩樣,凡事需要關注細枝末節,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才能做好管治。同理,宏大教育目標的達成是始於每一節課的教學,教育工作者必須把好每一節課的關。所以,這個系列的重點以一節課作為起點,從五個部分進行討論。
首先,從教案談起,即〈一個“適可而止”的教案〉。教案被稱作“課程的最小的單位”,因此,在撰寫每一堂課的教案時,需要有微觀及宏觀的教育角度,既注重課堂教學的過程,也不失課堂教學在學校教育總體中所擔當的角色。教案規劃須注意“適”的原則,即適合學生學習,適合教師的實際操作。
其次,在教案的基礎上,要關注的是每一節的教學目標,也就是〈從一節課至培養一個人的思考〉要探討的問題。探討到底是教師“想要”或是學生“需要”的課題。當中不少情況是因為在規劃過程中,我們對學生的總體認知未有充分的掌握,如未能充分認知學生的能力、學生家庭訊息中如文化資本的訊息,形成期望與實踐之間的落差。筆者建議,大家需要回歸專業學科的幫助,特別是在規劃教學目標時需要以教育心理學、課程教學、教育社會學的理論作為支撐。
再者,不少教師忙着當下的教學,卻很多時候無法看到課程的目標,也就難以預見教育的目標。〈從教學目標走到課程建構的思考〉是希望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能夠採用一種既看到“樹木”也能看到“森林”的視角。並且嘗試提出,在教學與課程建構之間,時間是最好的調節器,特別是應善用澳門小學一年級至四年級不留級的措施,為學生打好學習基礎。
此外,教案是理論知識和課堂實踐的結晶,所以〈編寫教案的小秘訣〉提供了一個建議。然而,這並不是技術性的討論,而是重於思維的啟發,即步驟不單是做事情的次序,而是通過次序呈現出一種精密的邏輯關係,也就是次序的合理性,這也是屬於思維層次的小秘訣。當中,特別提出教與學的規劃需要同步思考,即在設計教學活動時,需要考慮學生用甚麼方式來參與。
最後,是關於教學活動和空間的課題,即〈善用展示板的教學功能〉。希望實習生們對於教學場景需要有敏銳的觀察和分析力,並且結合教育學科知識去思考,即如隨着資訊科技的發展,課室的黑/白板成為了“雞肋”嗎?或是,在未被淘汰之前,它仍有教育的功能呢?事實上,只有具有這種洞悉力,才能讓教育工作者在資訊爆炸的年代處變不驚呢!
實習生們在上月已經畢業了。我誠摯地希望大家在教育的工作中永遠保持着理論與知識實踐者的身份,更好地為教育服務!
(教育專業實習生的修練 · 七 · 完)
黃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