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鄧志堅
第十三屆澳門影像新勢力將於六月十日至十三日在文化中心首映,這次十三部入圍作品(劇情短片和紀錄片各五部,動畫片三部)涵蓋面廣,過去一年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成為不少導演靈感來源,他們透過不同方式記錄這場世紀疫症對澳門社會的影響。此外,家庭、民生和關顧弱勢等題材依舊熱門,本文將首先介紹五部劇情短片。
正所謂:“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由於家庭中的衝突磨擦與陰暗面容易製造劇情張力,因此一向是影視作品的常見素材。新手組鄭嘉豪的《家庭聚餐》和公開組伍嘉麟的《同床》均以出軌為題。
全片僅十三分鐘的《家庭聚餐》,主要只有兩場餐桌戲,首幕一家三口和樂融融包餃子,與次幕真相揭破後的爭執構成強烈對比,其間劇情推進自然,故事工整,特別欣賞妻子攤牌一段,演技相當到位。唯一美中不足是有些對白太過“畫公仔畫出腸”,要是能留些空白給觀眾自行細味相信效果更佳。
至於《同床》則選擇相對安靜方式揭秘,幾乎是妻子的獨腳戲。全片步調較慢,正好配合妻子心神恍惚和對未來沒有方向的惆然感。片中多幕都刻意利用鏡像倒影,效果頗佳。
面對丈夫外遇,妻子該當“打爛沙盆璺到”,還是為了家庭完整選擇啞忍?兩片雖無明示,但同床共寢多年,又有甚麼秘密能夠瞞得過去呢?從《家》客廳裡那幅“以和為貴”的掛飾,以及《同》靜謐的氛圍,都已經給予觀眾答案。
本屆同樣以家庭親情為題的作品,還有新手組溫珍莉的《未忘人》。影片講述年邁丈夫在妻子罹患認知障礙症後,照顧她起居生活的故事。談到認知障礙,不禁想到最近上映的《爸爸可否不要老》,兩片無論敘事角度與對患者的自身描述都有幾分相似,例如《未忘人》裡妻子對時鐘的執着,以及偶爾會從患者角度看世界,讓觀眾產生虛實交錯之感等。影片難得沒有過分煽情,以不慍不火手法呈現患者的無助/無奈,亦把家屬的無力感刻劃細膩,教觀眾看得心酸。
公開組的劉景愉作品向來個人風格強烈,新作《聖眼》與他的前作相比已算較易入口(有對白加上清晰劇情線),在這個有圖都未必有真相的後現代社會,我們又怎麼保證眼前所看便是真實?導演透過“眼球”衝擊觀眾眼球的處理手法很具創意,全片層次感強,畫面影像與聲音特效突出,中段所營造的宗教(邪教?)意味濃厚,詭秘氣氛一流,後段更大玩抽象符號。必須一讚最後天台一幕的畫面,能在澳門拍出如此效果殊不簡單。
進階組姚露欣的《廢照片》與其前作《媽媽》同樣都走暗黑懸疑風,而且皆以單一空間作拍攝場景。雖然《廢照片》故事都只在沖印店內發生,但劇情採雙線發展:到底沖印出來的照片埋藏着甚麼秘密?那邊廂為何張強對妻子王琳總是漠不關心?這兩個疑團一直縈繞觀眾心中,也帶動故事發展。如同博物館裡的展品般,每張照片背後也有它的故事,而導演選擇利用舊式沖印此形式呈現照片的過程,有創意之餘也同時塑造神秘驚悚感。本以為女角的憂慮只是出於孕婦神經質的杞人憂天,豈料與照片產生的連結才是接下來惡夢的開端。導演對於光線利用與場面調度處理都十分講究,觀影時值得細心關注。
(談影像新勢力作品 ·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