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5月16日
第B10版:食經
澳門虛擬圖書館

從豬仔包到豬扒包

從豬仔包到豬扒包

澳門上世紀中因漁業發達,帶旺内港附近至媽閣廟一帶;西式飲食文化開始普及,如十月初五街有飛鷹餐廳、勤泰咖啡室等。

下環街是住宅區,鄰近又有街市,食肆林立,如華記、泉記咖啡室等,附近大牌檔亦不少。難忘一咖啡大牌檔,以木箱作餐枱,木箱板製成坐櫈,每天生意火爆。

居民早餐來杯咖啡或奶茶,再加個豬仔包,或搽上果Jam、花生醬、奶油、鮮油,再高級就切片鮮油。又或一件多士搽花生醬、果Jam等。女士有叫伙計:唔該多士飛邊!

當年多士爐尚未普及,所以檔口設有炭爐,及用鐵線及鐵絲網造成的多士夾。如人客要烘底,就在炭爐明火烘至微焦,用餐刀刮去焦燶部分再搽醬。回想當時在大牌檔早餐,又是另一番風味。

其時在氹仔的大利來咖啡店陳媽媽,經海島市政廳土生廚師推介,教她用葡萄牙的香料醃製豬扒。用柴爐烤焙的豬仔包,麵包皮特別脆,夾上獨特配方製作的豬扒包,自然是難以抗拒的美食,當然口碑載道。

一九七四年大橋通車,居民來往澳氹更方便,令更多市民慕名往品嘗豬扒包,其後更成為澳門代表美食。大利來咖啡店從小型的家庭式,成功打造成走出澳門,走進世界品牌。

由簡單的豬仔包,到交口稱譽的豬扒包。近年市場更有雞扒包、牛扒包、辣魚包等,更為澳門美食增添魅力。

普洱茶

2021-05-16 普洱茶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19638.html 1 從豬仔包到豬扒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