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層解讀法揭開杜甫《石壕吏》
縱觀前人關於《石壕吏》思想內容和人物說解,我認為下列分析都是比較準確可信的。
王嗣奭《杜臆》:“此老婦蓋女中丈夫,至今無人識得。‘吏夜捉人’,老翁走,此婦出門,便見膽略,而胸中已有成算。老翁之逃,婦教之也。吏呼則真,而婦啼一半裝假,前致詞未必盡真也……寧使老嫗隨至河陽執炊,不敢辭也。吏雖怒而到此亦心軟矣。非不知有老翁在,而故帶老婦以覆上官,必且帶婦致辭而縱之使歸,所云‘備晨炊’,設詞也,吏不知也……此婦當倉促之際,而智如鏃矢,勇如賁、育,辯似儀、秦,既全其夫,又安其孤幼。”
霍松林:“全詩的主題是通過對‘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繪,揭露官吏的橫暴,反映人民的苦難。”“不說‘徵兵’、‘點兵’、‘招兵’而說‘捉人’,已於如實描繪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個‘夜’字,含意更豐富。第一、表明縣吏‘捉人’之事時常發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無法‘捉’到;第二、表明官府‘捉人’的手段狠毒,於人民已經入睡的黑夜,來個突然襲擊。”“‘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兩句,極其概括、極其形象地寫出了‘吏’與‘民’的尖銳矛盾。”“寫‘致辭’內容的十三句詩,多次換韻,明顯表現出多次轉折,暗示了縣吏的多次‘怒呼’、逼問。”“‘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婦一再哭訴、縣吏百般威逼的漫長過程。”“全篇句句敘事,無抒情語,亦無議論語;但實際上,作者卻巧妙地通過敘事抒了情,發了議論,愛憎十分強烈,傾向十分鮮明。”(上海辭書出版社《唐詩鑒賞辭典》)(五之四)
亞 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