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層解讀法揭開杜甫《石壕吏》
《石壕吏》一詩究竟表達了什麼內容?為什麼個別文學史研究者會提出聳人聽聞的觀點?
不久前爆出北京師範大學康震教授於二○一六年“創新發展地”解讀杜甫《石壕吏》的一段五分多鐘的講演視頻。稱《石壕吏》表達了“當國家和民族遭遇重大災難的時候,我們的老百姓還是毅然挺身而出”的“非常明顯的價值觀”。說法之奇特,令人驚詫;背後的動機,令人生疑。
實際上,對於《石壕吏》的思想內容,專業人士早就有過一些不同於民眾普遍理解的說法。例如,郭沫若出版於一九七一年的專著《李白與杜甫》有如下說法:“
詩人投宿在一家招商小客店裏……所寫的老闆娘頗有自我犧牲的精神”;“詩人完全作為一個無言的旁觀者,是值得驚異的”;差官沒有奈何媳婦兒是有問題的(可能是礙於時任華州司功參軍的杜甫的面子不敢胡為,或者是詩人有所文飾)。
清華大學謝思煒出版於二○○五年的《杜甫詩》也有如下解讀:“……儘管作者寫老翁一家的遭遇充滿同情,卻並沒有太多表現吏如何兇惡(當然也就沒有很多譴責),甚至讚許老婦應役是深明大義之舉。因而這首詩也並不是單純表現民之‘怨哀’,而是包含了更多的歷史內容。在民與吏(以及由他所代表的國家)尖銳衝突的背後,還有他們(包括作者)此時在立場和根本利益上的一致。”
如果說郭沫若只為證明杜甫是“地主階級意識”,以達到“抑杜”的目的,不懷好意地說了幾句怪話,那麼,謝思煒的解讀已經開始有意識地從百姓苦難向合乎時宜的家國覺悟轉變了。
(五之一)
亞 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