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會與我
有人說,因為資源充裕,澳門民間社團遍地開花。
於我來說,除了讀書時的學生會,人生中第一個參加的社團是“澳門筆會”;還沒加入之前我讀到的第一本澳門文學雜誌是澳門筆會出版的《澳門筆匯》,那一期是澳門文學獎專輯;當年小說冠軍獲獎作品《等》,作者梁淑琪。那年我還未開始寫作,現在已經記不清雜誌是買來的還是同事送的,但多半是後者,因為當時我有兩位同事是文學愛好者,也是文學副刋的作者。如果有人說澳門有的是銅臭沒有書香,那麼我竟然在紙醉金迷的博彩企業內,同時與兩位作者共事,可見與澳門文學有一點緣。當時沒有想到,澳門筆會與我會有結緣的一天。
人生走了一半才開始喜歡上寫作,是有一點遲來的春天的感覺。幸而這個春天溫暖明媚,讓我感受到愉悅。這也許是在銅臭中抬起頭來,忽見月上柳梢頭的心情吧。文學的約會,就在黃昏後。人生中遇上順逆流在所難免,人們也許一往直前或者一頭沉淪在工作中無法空出些微閒心。但我可以負責任的說,工餘時間一定要培養個人興趣,一個能讓你在滿腦子工作、家庭、責任中暫時解脫出來的嗜好,那會使人活得更好。我,選擇了文學。
筆會在我的人生中佔有重要篇章。在這裡我認識了很多朋友,從這裡我活出另一個我。多年以來參加筆會的各項活動,我都是歡喜的。文學團體是非牟利社團,在澳門推動文學,政府的資助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石,所以筆會也從來不會亂花錢。今年由於申請資助出了問題,筆會要另謀出路,獲得會員和一些社會熱心人士的支持,籌得繼續出版文學作品的經費。誰說澳門只有銅臭沒有書香?
經濟環境因疫情轉壞,不論是政府或民間資源都彌足珍貴,我們當慎之又慎。
水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