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澳門筆會到《澳門筆匯》
去年因一個行政失誤,導致筆會需要為資源進行各種補救,卻意外讓我發現了過去原來有那麼多默默支持筆會、與筆會前輩們有着深厚情誼的朋友。看到大家在困難中伸出援手,也讓我看到已過身的老會長李鵬翥先生及眾多筆會領導,在社會上的號召力和動員力。
我們這代人,都是在前輩們的扶持和指導下成長起來的,一直受惠於筆會和筆會之友給予的資源,進行了各種文學的嘗試、獲得了各種在創作上的鼓勵。上面提到參與《筆匯》的工作,只是我們用自己僅有的知識,為會務作出的一點微薄貢獻。在此,我們更應藉此機會感謝所有來稿的作者,感謝一直支持《筆匯》印務的冬春軒及Julia;感謝支援我們設計和網頁製作,拾鹿工房的林格、阿山和少利,還有給予我們長期資助和捐獻的單位和個人。
《筆匯》創刋號上,主編曾寫道:“文學是一門藝術,編輯一本文學雜誌,要通過一定的藝術手段,美化作用的花邊、結合內容的生動插圖是少不了的。在這方面,我們花了不少精力。我們既希望讀者覺得文章好讀,更希望讀者讀得舒服。”上面說的朋友,他們都為讀者讀得舒服,作出過很多貢獻。
當然,文學傳播的形式一直是動態的,是與時俱進的。《筆匯》作為澳門一個重要的文學發表和交流平台,形式是表象,文字始終是核心。在此,衷心希望更多年輕的創作人能參與進來,幫助我們繼續以新時代的新形式,活化澳門文學。我們也將繼續堅守筆會的宗旨和前輩們的宏志,在能力範圍內,為澳門的文學創作與閱讀氛圍,繼續添磚加瓦。
(二之二)
陸奧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