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星期六
2021年03月13日
第B12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筆雯集)管仲談心

管仲談心

《管 · 法禁》說:“昔者聖王之治人也,不貴其人博學也,欲其人之和同以聽令也。”〈泰誓〉曰:“紂有臣億萬人,亦有億萬之心;武王有臣三千而一心,故紂以億萬之心亡,武王以一心存。”

〈法禁〉這段話,可以用“萬衆一心”四字而概之。〈泰誓〉是《尙書》的其中一篇,周文王死後,其子姬發即位,是為周武王。此時殷朝由於紂王荒淫無道,殘害百姓與賢臣,致令國力衰敗,衆叛親離。而武王統治下的周,日益強大,已得到天下三分之二諸侯擁戴,條件成熟。文王死後三年,武王號令天下諸侯起兵伐紂,在孟津會師,發表此誓詞,正是這《泰誓》。其詞曰:“同力度德,同德度義。受有臣億萬,惟億萬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若問:為何“有臣三千,惟一心”?是有原因的,就是因為“商罪貫盈”,紂已成為千夫所指的罪人,莫說有臣三千,縱使是萬民,都會“惟一心”。

昔聖王之治人也,“不貴其人博學也,欲其人之和同以聽令也”。這觀點,不但過時,而且滯後。不博學,易言之是庸才;“欲其人之和同以聽令”,就只是奴才。君王之側,盡是一班應聲蟲,這樣的“王”,豈能稱之曰“聖”?於此再一次引辛稼軒的詞話:“近來始覺古人書,信着全無是處。”

話分兩頭,管仲說的“萬民一心”,畢竟是正面的,因為他說的“君主”正是周武王。他說作為臣下共同遵守法則,那麼,雖有廣大的幅員,衆多的人民,還不算安全。國君失去為君之道,大臣就會爭奪權力,以相比重,建立山頭,聚衆成群,上蒙國君,下騙人民,這都做成國家的危機。

總的來說,萬衆一心,我們要認清這是甚麼的心,要是像荔枝:紅皮、白肉、黑心,只好嘆一句:“嗚呼哀哉!”

冬春軒

2021-03-13 冬春軒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106420.html 1 (筆雯集)管仲談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