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往後十年教育發展方向
隨着去年底非高等教育發展下一個教育規劃出台諮詢,二○二一年將步入教育規劃按步推進的新征程。“課程”作爲教育改革的主陣地,配合教育規劃的意願和目標的部署,如何延續上一個十年課改成果的基礎下,進一步因應學生及社會發展的需要深化課程改革,成爲教育規劃得到落實的關鍵。上幾期本欄嘗試梳理上一輪課程改革所取得的成果,作爲特區成立以來首次的課改,其對學校教育所產生的正面而積極的影響的確有目共睹。但面對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社會議題越趨複雜的當下,課程發展依然需要不停地修正和推進,才能更好地爲學生的未來作好準備。
澳門從回歸前澳葡政府於一九九四年啓動的課程發展,到特區成立後這二十多年課程革新的進程,至踏入二○二一年的當下,下一個十年學校課程應作何種改進?這是全社會尤其是教育界必須加以重視的議題。由此,本欄擬從本期起分別拋出若干議題,祈獲得廣大教師同仁的一些思考,以作爲確定往後課程持續革新的基本共識和方向。
所謂“課程”,一般包含目標、內容、組織和評核四個元素,這個被稱爲課程開發經典的泰勒模式,由“學校應達到何種教育目標?甚麼教育經驗能達到目標?如何有效組織經驗?如何確實目的達成?”這四個環環相扣的問題組成。由此看來,我們可以按照上述的思路,因應當前及未來教育發展的需求和趨勢,並結合過去已有的課改基礎,進一步去討論往後十年的發展方向。
下一個十年,筆者認爲學校課程發展可以從以下六個議題深化討論:第一,課程目標的確定。指向核心素養的課程改革,近年已成爲全球各國教育改進的共識,構建能統領課程改革的學生核心素養體系,將有助不同教育階段不同科目形成一致的、超越階段和學科的教育目標,進而形成共同的合力培育學生。第二,課程內容的選擇。甚麼知識最有價值?如何選擇課程內容自古以來是學校課程必須回應的議題,學生、學科和社會需要如何取得平衡,即爲內容選擇需要關注的環節。第三,課程組織的形式。澳門是大中華地區首個實施十五年免費教育的地區,如何進一步發揮此一優勢以改進教學效能?幼兒至高中十五年一貫的課程組織即爲其中可行方向。第四,學習方式的改進。跨學科學習、學科實踐、PBL學習等的提出,將有助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下一階段的課改,深化學習方式的改進,也是課程改革必須重視的學習模式。第五,評價模式的革新。學業質量指標的制訂,將有助評核模式的改革,也有利於學生評核制度的實施,革新評核也應是課改下一階段的重點。第六,課程實施制度的建設。教改成敗在於教師,國際已普遍共識教師專業社群將有助提高教育質量,深化校際和校本教研體系建設,將會大程度支撑課改的順利實施。
以上六個議題,本期先抛磚引玉,往後數期筆者將深化討論。(課程發展下一個十年 · 一)
一 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