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甚麼喱
拋磚引玉。上周寫咖喱之歌,原來很多讀者都是咖喱發燒友。
其實,每個喜愛咖喱的人心目中,都有一張覓食地圖。澳門地方細,平日因公事或私事去到某區,如果也像孤獨的美食家般,忽然飢腸雷動,雙腳絕對會立即進入自動導航模式。澳門的食店有一種莫名其妙的特色,不理舖面大小,一般都依循麻雀雖小,無論如何也要挑戰五臟俱全的極限。你可以說這是近乎悲哀,來客每次都是假裝對琳琅滿目的餐牌看得津津有味,到最後,又是咖喱收場。
英雄莫問出處,吃米不識來路又如何?咖喱這東西無奈也是身世飄忽,人人都以為咖喱出自印度,但去到印度就會發覺那兒沒有咖喱這回事。因為這香料大國,幾乎甚麽東西都加滿類近的香料,外來客吃到口中,不就都是咖喱嗎?請教那些大食四方的老饕,原來英國之所以到目前為止,仍能吃到最正宗而且極可能是世上最好的咖喱,是拜當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香料生意發了大財,加上後殖民年代輸入了大量御廚級數的高手所賜。筆者旅英時期,有幸得嘗好幾年齒頰留香的人間濃艷,覺得跟日本咖喱飯雖然有一份貌合神離的不知所措,然而這明治初年才由英國人帶來的食法,日本人吃不慣牛肉粗韌,一經老火燉煮,那種一脈相承的癡纏,毫不掩飾,委實風靡萬千世人。
夏蟲難以語冰。筆者試過跟隨那本倫敦天書《Time Out》覓食,大鄉里地去了一間在西南區的印度餐廳探險,同行一共四個傻仔,點了備受推薦的那道果阿鬼鍋。一個小銅鍋,幾件拇指般大的羊肉,竟叫價十二英鎊。那廚子由朝到晚才煮出十份,我們全都要了,才吃飽。
王禎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