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賣戲的“橋”
十多年前,作為不務正業的大學生,閒來無事的晚上,我常常從台北偏遠山區的校園宿舍出發,跑到市區的戲院看一部商業大製作。提早到櫃檯買了戲票,如果和朋友一起,可能會買爆谷汽水,然後找張桌子,把零食和手晾上去,等朋友上廁所,或談談即將開場的電影。這時,桌子上總放了一些“酷卡”,明信片尺寸,不論商業片還是藝術片,都在同樣一塊小小的“園地”上,展示它們的獨特之處,以各自的劇情和賣點,吸引來來往往正在等待或閒逛的觀眾。遇到自己期待、喜歡的電影時,我就當成戲院贈送的明信片,拿回家收藏。時至今日,打開我的藏卡夾,一張張由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電影發給我的“名片”依然完好無缺,記錄了我青少年時期的電影品味。
數十年前,電影酷卡的前身——戲橋,也是老一輩影迷們樂於收藏的名片。薄薄的一張紙,尺寸比酷卡大,沒有彩色印刷,卻不時夾雜別的商品廣告。雖然未曾親歷戲橋的時代,但長大後有幸翻開藏家們的這些藏品,總令我聯想到年幼時翻開報紙,閱讀“本日上映”欄目的電影介紹。隨着科技發展,電影的名片已逐漸被淘汰,似乎會比個人名片更迅速地,在這世上銷聲匿跡。現代人的觀影習慣從電影院遷移至網絡上,傳統影院在澳門的逐漸式微是不爭的事實,而電影的宣傳,也幾乎完全搬到網上媒體,甚至可以和宣傳片以及花絮打包在一起。對於想要了解電影賣點的觀眾們,這種新模式,生動有趣多了。
近幾年,沒有進過台灣的戲院,不知道新一代的酷卡演化成甚麼模樣,是變得更精緻抑或已被淘汰?酷卡的功能歸根究底是很實際的,和現在的網絡宣傳如出一轍。我們這些小小的收藏者,睹物思古,一廂情願,卻又自得其樂。
古 冰